新华社记者孙浩在美国常驻期间在美国白宫采访
听,这个旋律,大家一定很熟悉。特别是这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而我,每每听到这里,就会想起一位老人。她是我们新华社的老前辈,更是我们驻外记者心中的一面旗帜——瞿独伊。
老人今年100岁,与我们党同龄。在我们多次采访她的过程中,她总是低调、淡然,对自己年轻时的辉煌不愿多谈。但不管声音再颤抖,体力再不支,她依然能清晰地唱出这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不仅是她父亲瞿秋白翻译的歌,更是她作为新华社记者心中的歌。
采访瞿老的稿子发出后,我在微信朋友圈记下自己的心声:“纯粹的信仰,永久的青年,真实可亲的人。在一个于宏观、于个人都很特别的年份,这是一次回血的采访。”
72年前,瞿老在开国大典中,通过电台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最先用俄语播报给世界。那一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传播了出去,成为世界史中精彩的定格。
今年,“七一勋章”颁授那天,年迈的她没能亲往现场,接受荣誉。而我知道,在老人心里,至高的荣誉,是她在接受我们采访时,用手指着的胸前的那枚党徽。
无论是当年被军阀逮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还是远赴海外创建新华社记者站,她在参加革命工作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5年的岁月里,始终不忘,为真理而斗争,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
一首国际的歌,穿越岁月,我们唯有秉志前行,不负前人荣光。
大家听,这是另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我是一个兵》。
13年前,在香港油麻地一家养老院,我陪着美国人戴维·克尔,找到画面中的这位老人,他叫李石。那一年,他78岁,坐在轮椅上,说话有些含糊不清。直到他唱了一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听了翻译后,戴维一把抱住了老人。他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李石,就是他父亲的救命恩人。
那是抗战时期,戴维的父亲唐纳德·克尔中尉,参加了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一次,他驾驶飞机,突袭当时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战机不幸被击中,他跳伞求生。眼看着,日本兵们包抄过来,他却被一名14岁的游击队队员带着,一路惊险地逃出重围。后来,游击队与敌人周旋了20多天,终于把唐纳德送到了安全地带。
当时,第一个出手相救的少年,就是李石。
战后,唐纳德回到美国,反复提到“中国恩人”。他找了很多年,都没能成功,把这个遗愿留给儿子。我看着,戴维把一枚袖章放进李石的手中,那上面绣着一只插翅待飞的老虎。那是父亲的嘱托,更是历史的嘱托。
那一天,我在报道中写下:“当历史继续,个人的记忆开始呼唤某种形式的承接。历史,正在下一代手中,延伸。”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也许戴维不能理解老人唱的歌,但他肯定听懂了,超越国界与一切语言的,心中的歌。
大家好,我是国际部孙浩,是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战线上的一员。
我用十八年的时间,走过美国、法国、日本、印度、越南、尼泊尔等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过各种肤色、各行各业的人。虽然我工作的要求、环境和条件与当年瞿老驻外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同样在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新华社记者孙浩参加中国领导人出访报道中在菲律宾采访
在菲律宾马尼拉,一群孩子对着我,用中文唱出“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在意大利罗马,我读着一名中学生用中文写下的诗歌:“我看到花园中,不只有绿色,有一整个春天。”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当地工匠和中国专家一起修复在地震中受损的世界遗产,敲击声和风铃声,交织出美美与共的旋律。
我还记得,在美国常驻时,听美国前总统卡特用一个小故事,讲述他心中的交流与合作。
新华社记者孙浩在美国常驻期间采访美国前总统卡特
那是中美建交之初,有一天,凌晨3点多,他在睡梦中被一通电话叫了起来,电话那头是正在北京访问的白宫官员。对方问,邓小平先生想知道,总统是否愿意让美国的大学接收5000名中国学生?卡特当即回答,请转告邓小平先生,10万名也可以!
回首这些往事,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这些年,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演变,矛盾冲突不断,世纪疫情叠加,同声相和的声音,弥足珍贵,更振聋发聩。对于我们,在国际舆论战线上打拼的新闻人,以新闻载道义、倡正义、传情义,为中国解读世界,也为世界解读中国,让更多人同心相向、同力而行,合唱一首世界和平发展之歌,
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往。
我突然想到,近百年前,瞿秋白特意用音译,而不是意译的办法,来翻译《国际歌》里的这个词,“英特纳雄耐尔”。这不正是对“同声相和”,最好的诠释么?
新华社国际部多媒体采编中心副主任,曾任亚太总分社、华盛顿分社记者,在十多个国家及地区采访报道,参与过香港回归十周年、澳门回归十周年等重大主题报道,美国总统选举等重大国际新闻报道,参与过对美国前总统卡特、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等政要专家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