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4日,湖北分社肖艺九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在建通风管道中发稿。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记者肖艺九,一名摄影记者。
自从有了孩子,带他们回老家过年,一直是父母最大的愿望。但在2020年春节前,武汉因暴出的疫情,我却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在封城前一天送老婆、孩子回家 。4岁的儿子上火车时,问我,“爸爸去哪里啊?”“爸爸去采访,你要听妈妈话。”说完,我便转头下了车。
其实,这么做我是有“私心”的。如果说以前总是想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寻求平衡, 那么这次一个人留守,我决定放开了“搞”!
近些,近些,再近些。蹲守,蹲守,再蹲守。这是摄影记者的工作信条。但在未知的新冠疫情面前,近些,就意味着离病毒更近些;蹲守,就意味着被感染的风险更大些。
怎么办?
2020年2月4日,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武汉火神山医院病房。 当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新华社记者
这张照片拍摄于火神山医院。
2020年2月4日,经过10天紧张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此时正是武汉疫情的至暗时刻,火神山的投入使用,可以说是希望的标志。为了记录这个历史性瞬间,我早早来到医院,蹲守在离转运患者也就几米不到房顶上。我离这么近,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新华社记者的使命,让我也顾不了那么多。迅速拍摄了一组照片后,我决定再换用无人机从高空的角度来拍摄。
当无人机升起的瞬间,和煦的阳光正好照射在一条长长的通道上,医护人员正忙碌地转运患者,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场景。这一刻,我的心头也像有股暖流涌入,无比温暖。
这张照片后来被命名为《生命之桥》,播发后,引发广泛共鸣。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疫情“风暴眼”的武汉人来说,这就是一座生命之桥。他们评论说,这是通往生存与光明的通道,它连接着无数人的期盼与希望。
读者的评论,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在武汉疫情期间,我几乎每一天都在提醒自己:这些历史性的瞬间,需要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
2月17日晚,我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采访。换好防护服,到达四楼看台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瞬间震撼:整个体育中心一格格、一间间,井然有序:患者在里面休息治疗,医护人员不断地穿梭忙碌其间。这种宁静而坚强的力量,弥漫在整个方舱之中。当时,我脑子里立刻闪现了一个想法,这不正是一艘“生命之舟”吗?这不正是中国人齐心协力、共战疫魔最生动的写照吗?
2020年3月19日,肖艺九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采访
ICU病房俗称“红区”。不管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其实包括我们这些记者,在“红区”里都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记者的使命感,一次又一次帮我驱走了进入“红区”的恐惧,一个信念始终支撑着我:一定要靠近最真实的新闻现场,才对得起手中的相机,才对得起“新华社记者”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所以每次进“红区”,我都不敢告诉家人。武汉疫情期间,我15次进入多家医院的“红区”采访,按下了10多万次快门,记录了武汉抗疫主战场上珍贵的影像瞬间。
这些年来,我已记不清跑了多少次突发现场,同事都戏称我是“鸡血哥”。在疫情暂告一段落,正打算歇口气,防汛突发又接踵而来……
2020年 7月8日,在湖北黄冈市黄梅县袁山村山体滑坡现场,救援人员转移救出的年过八旬的老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7月8日凌晨,因大雨湖北黄梅一村庄发生泥石流,9名尚在睡梦中的村民被埋,生死不明。冒着大雨和随时溃口的危险,我不顾一切地挺进了充满未知的滑坡现场。
“这里发现一名幸存者!”听见有人在喊,我立即抓起相机跑了过去。突然,我整个人陷进了松软的泥石流中,一直到腰部,怎么也爬不出来。幸好旁边有人,他们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我拽出来,并责怪我,“要新闻不要命啊!”
顾不了那么多,我终于在幸存者被救出时第一时间赶到,并记录了救援的全过程。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组图片。
今年已是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不管是新冠疫情现场,还是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赛场,还是突发爆炸第一线,我都始终坚信一个理念,这些都是我的战场,我一定要出现在那里!
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老师问我,若干年以后,你还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吗?
我回答:手中的相机,永不会放下;心中的火焰,永不会熄灭,因为这是记者的珍贵舞台,也是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