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视频,是乌英苗寨群众送别驻村工作队队员郑昌昊的画面,他们送来很多米酒、鸡蛋、粽子,都是苗家最珍贵的传统礼物。
驻村期间,郑昌昊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离别之际,群众为何对他依依不舍,以苗寨最高礼仪送别呢?
他是我蹲点期间的室友,也是我的战友,他的故事要从我的蹲点说起。
在桂黔乌英苗寨村民家里写稿。
2017年,我开始到桂黔交界的乌英苗寨蹲点采访,一蹲就是四年。我见证了室友们带领群众实现脱贫的整个历程。
接下来,我要讲述的是郑昌昊的三个故事。
在桂黔乌英苗寨蹲点期间,和群众在野外吃午饭。
乌英苗寨距离分社500多公里,驾车需要两天时间。这里有绝美的风景,让我完全想象不到它的贫困程度。实际情况是,乌英地处死角。当时,140户的寨子,还有92户尚未脱贫。基础设施落后,寨子脏乱差;山多地少,群众赖以为生的是人均两三分梯田,依旧过着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生活。整体落后几公里外的寨子至少十年,可以说,乌英是当地最偏远最贫困的一个苗寨。
我见证的第一件事就是“扫盲”。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乌英有“狗不耕田,女不读书”的传统观念,加上贫困落后,女孩子都不能上学读书。所以,现在40岁以上的妇女,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
2020年3月,乌英妇女夜校开课,很多妇女就此圆了读书梦。
开始很多妇女不想来,也不敢来,动员难只是很小的问题。当时,郑昌昊和我还不是室友,他是和几个队员一起住在村委所在的另外一个苗寨,距离乌英5公里。每天晚上,他给妇女们上课到10点。然后,他要骑行返回村委宿舍。这位95后城市小鲜肉,没有在农村生活过,走夜路,这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郑昌昊说,看到妇女们忙完一天的农活后,仍然积极来教室上课,她们这份热爱和执着让他很感动。
蹲点期间,我住在联合党支部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房间很小。
我跟郑昌昊说,你过来跟我一起住吧。
两个月后,他搬到乌英,跟我住一个房间。
后来,又住进了一名工作队员和一名志愿者。
我们就从乡中学借来四个学生床架,一米宽,两层高。
我们睡在下铺,生活用品就堆在上铺。四个人的小宿舍,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
郑昌昊用知识点亮了苗寨,让妇女们沉睡了几十年的读书梦的种子,生根发芽。如今,妇女夜校已经坚持了300多期。
课堂上,郑昌昊是妇女们的老师。生活中,妇女们把郑昌昊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而郑昌昊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帮助妇女们的孩子们成长。这次,他把她们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
因为没有文化,妇女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力不从心。一些孩子不愿上学,如何在这些孩子心中播下知识的种子。
这个事关乌英的未来,郑昌昊决心和学校老师一起,要改变这一切。
清晨6:30,他准时起床,去教室,督促孩子们早读。然后和老师一起,带着他们巡寨做卫生。下午4:10,学校放学,他组织孩子们军训。
这样的工作,每天如此,从未间断。
第三个,我讲收获的故事。
4月16日,在苗寨的见证下,在孩子们的祝福歌声中,郑昌昊在向女朋友吴晗求婚。
而郑昌昊在这场战斗中,不仅得到了锤炼,收获了成长,自己的爱情也经受了时间和距离考验,并在苗寨修成正果。
寨子更漂亮更干净了,妇女们会讲普通话了,孩子们进步了……
在桂黔乌英苗寨蹲点期间,在雨中拍摄群众建设场面。
曾是贫中之贫的硬骨头乌英苗寨。短短几年,三条公路、四座桥、排污工程、教学楼、戏台、文化广场、芦笙柱……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完工,芦笙、亮布、农耕等多个民族文化项目稳步推进……如今,木楼林立百户同心、桥横路坦交通便捷……已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乌英,迎来了新的生机。
5月11日,郑昌昊结束在村里的驻村工作。离别之际,刚刚学会写字的妇女们,写下了挽留的话,涂涂改改,但一笔一画格外认真。
郑昌昊,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和战友们一起,用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苗寨谋幸福。他用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打动了一座苗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和我们党的伟大。
在桂黔乌英苗寨蹲点期间拍摄群众建设场面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两三年,我们宿舍四个人和村干部、党员、村民骨干,各种力量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团结的脱贫攻坚队伍,一起为苗寨的脱贫和发展出谋划策,一起修桥建楼、发展产业、改善办学条件……
如今,我们四个人中,有三个人已经不常住在村里了。郑昌昊说,床铺、棉被、席子,都留着吧,我会随时回来。
四年来,在乌英苗寨,我拍摄了15万张照片,用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见证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伟大时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四年来,我与这里的人们并肩战斗,已经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我也会经常回来,继续扎根偏远山区,记录干部群众奋战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新华社广西分社摄影记者。每年在偏远山村蹲点调研200天以上,完成《长在城中村》《复苏的空巢村》《瑶山蹲点影像日记》《可爱的乡村》等系列专题摄影报道。2017年深入黔桂交界,对大苗山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为期四年的蹲点调研,完成《苗山脱贫影像志》系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