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4/ 05 11:28:08
来源:新华社

清明节|汇聚云上的思念

字体:

  又到一年清明时。正从一场战“疫”中复苏的江西南昌,暂停了全市殡葬服务机构的现场祭扫活动。人们对逝者的缅怀悼念,未因场所限制而消减,一封信、一朵花、一片“云”……都寄托着人们的诉说、思念。

   思念的浓度,不因距离稀释

  “文印儿,清明节又来了。但疫情严重,响应国家号召,宅家不能去扫墓,就在这给你写封信吧……”

  两鬓微霜的老人顿了顿笔,继续写道,“愿你在天堂快乐,保佑你牵挂的亲人健康吉祥,保佑你器官的受益者健康长寿,回报社会。”

  老人叫熊华,这封家书是写给大儿子熊文印的。2020年12月,年仅32岁的熊文印因车祸离世,熊华与爱人在医生的建议下捐献了大儿子的器官,拯救了8名病患。

  “他当了两年兵,是共产党员,我想他一定会支持我们的这个决定。”熊华对儿子的离世仍难掩悲痛,但想到儿子身体的一部分“活”在这世间,他就觉得儿子并没有离开。

  今年受疫情影响,熊华无法前去陵园祭扫,但距离不会稀释思念,这天,他将千言万语诉诸笔端。

  萋萋四月,系念连绵。南昌市瀛上墓区青山墓园,江西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墙上找到熊文印的名字,转达一名父亲对亡子的深深追思。树叶婆娑的低语,带去所有无法到场亲属的祝福。

  祭扫追思,从“重形”转向“重情”

  南昌瀛上墓区琼山墓园。细雨斜风中,静穆肃立的每座墓碑前,都放着一枝菊花。

  这是南昌市清明“集体代祭扫”活动的一幕。南昌市民政局准备了10万枝鲜花,由墓区工作人员为逝者一一敬献。

  献花前,墓区工作人员轻轻擦拭每座墓碑。“我们是怀着敬意和缅怀的心情去做这件事。”工作人员杜明起说,疫情之下,人们大多选择线上祭扫、代祭扫的方式寄托哀思,近年来,人们的祭扫理念正由“重形”向“重情”转变。

  南昌市民政局副局长熊印根介绍,南昌已开放多个云祭扫平台,截至3日上午,云祭扫平台之一“全球生命纪念馆”累计访问量超34万人次。

  家祭无忘告英烈。人们缅怀英雄先辈的情感,在“云”端安放、释放。

  在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推出的网络祭扫平台上,丰城中学高一学生张悦留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漫长的,是有千千万万像方志敏、黄道等先烈做‘铺路石’,为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奠定了基础。我们要以这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为方向指引,好好学习,学而用之,建设好我们的祖国。”截至目前,已有20万人次在该平台上祭奠英烈,留言逾2000条。

  来自民政部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首日,全国共有2304个网络祭扫平台,网络祭扫群众6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75.7%。

  叶落归根,思聚成“云”

  南昌洪福梅岭世纪园的爱心园,一片草地被葱茏树木环绕。这里静置着一个个刻有逝者名字的小小方形墓碑。这些名字的主人安葬在生机盎然的绿草下,默默践行“叶落归根”的承诺。

  以节地生态安葬的方式长眠,是南昌市民杨先生的外婆生前所愿。“2019年外婆去世了,为满足老人愿望,我们选择将她安葬在这里。”杨先生介绍,今年受疫情影响无法现场祭扫,选择代祭扫请工作人员为外婆送一束鲜花。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杨先生的外婆一样,接受树葬、海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离世复归自然的初衷,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朴素心愿不谋而合;芽叶、滴水带来的天地回音,与汇聚在“云”上的点滴思念同频共振。

  “感觉您从未远离,一直在身边”“您留给我们的优良家风,我们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让互相爱着的亲人们相聚一堂,畅叙共情”……正如人们在各大网络祭扫平台上的留言一样,今年清明节,是一个思念与希望同在的日子,愿已逝去的人安心长眠,愿生活着的人快乐地播种、幸福地收获。

  记者:袁慧晶、贾伊宁、李宗胤

  编辑:刘媛媛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85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