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 17 20:38:46
来源:新华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丨纪念园里讲故事的“红军爷爷”

字体:

  新华社海口5月17日电 题:纪念园里讲故事的“红军爷爷”

  新华社记者于晓泉、刘一诺

  “当时山上有一种野菜,叶嫩、茎脆,有一点苦味,红军把这种野菜当作‘主食’,用来维持生命。这就是我手中的‘革命菜’……”初夏时分,在海南省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的讲解室里,一位身着红军服装的老人又一次向参观者讲述起了红色故事。

  老人叫王学广,今年84岁,是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园长,也是这里的义务讲解员。1996年,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建成对外开放。2001年,从当地农场退休的王学广,选择留在母瑞山做一名红色故事讲解员,一讲就是21年。

  初夏的母瑞山透着凉意,葱郁的山林中,王文明、冯白驹的雕像静静矗立在纪念园中央。王学广的讲述,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段艰苦的岁月。

  母瑞山被誉为“琼崖革命的摇篮”。1928年至1933年,面对敌人的两次大规模围剿,王文明、冯白驹等革命先辈,坚守母瑞山革命根据地,成功保存革命火种。

  1932年秋,敌人对母瑞山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在恶劣的环境下,红军战士们靠野菜果腹,以树皮、麻绳为衣,睡在低矮潮湿的山洞里,坚持了8个月。突围成功时,这支起初100多人的队伍仅剩25人。

  “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琼崖革命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了长达23年的武装斗争,‘23年红旗不倒’,写下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王学广讲解道。

  “第一次了解母瑞山革命斗争史,我就被那些革命先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说起选择成为讲解员的原因,王学广说,“想让每一个来到母瑞山的人都了解这段历史,让母瑞山的红色故事传播得更广。”

  为了让讲解深入人心,王学广一次次重走红军路,先后跑遍母瑞山深处9个红军活动遗址,深入红军曾经驻扎的黎村苗寨,挖掘出许多鲜活细节融入讲稿中。

  “针对不同参观群体的需求,王园长曾将讲稿进行过11次大幅度修改,整理出20分钟、30分钟、35分钟和60分钟4个讲解版本。”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工作人员李攀朝说,“无论是哪个版本,他都能娓娓道来,一气呵成。”

  担任讲解员后,王学广还分别走进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地,累计为28万多人讲述了5000多场红色故事。

  “1961年我参加工作来到这里,见证了母瑞山从一个交通闭塞、经济困难的小山村,成为现在这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王学广说,“只要身体允许,我要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旁,象征“23年红旗不倒”的雕塑,仿佛一面在风中招展的红色旗帜。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865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