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9/ 26 08:42:43
来源:新华网

为长江珍稀鸟类“画像”的年轻人

字体:

  长江大保护让湖北宜昌成为一座生物宝库,鸟类活跃在城市的湿地、山体、公园、小区中,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观察鸟类。

  来自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王东云,历时1年多,用传统的工笔画法完成了《长江生态保护之濒危鸟类图谱》,再现了上百只长江流域濒危鸟类,其中包含中华秋沙鸭、黑鹳、红腹锦鸡等。

  图为王东云在户外写生。新华网发

  1999年出生的王东云,从小在农村生活。他说,小时候,下雨天经常能在树下捡到鸟,带回家养一段时间再放生。这些经历,让他对鸟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图为在宜昌当阳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中华秋沙鸭。新华网发 金荣军 摄

  来宜昌上学后,王东云又见到了好多鸟儿。从2020年10月开始,他确定了给长江珍稀鸟类“画像”的选题,并在导师何广庆的指导下,开始创作。

  图为王东云在户外写生。新华网发

  对王东云而言,掌握好鸟的形态特征和作品构图是创作过程中最难的环节。他会不断查阅资料、观看视频、请教专业人士,力求让鸟儿们的造型特点更直观、准确、严谨。

  图为王东云的作品《长江生态保护之濒危鸟类图谱》。新华网发

  “有的人觉得‘画鸟’这件事很傻,比我画得好的人也很多,但我把它坚持下来了,我觉得很酷。”王东云说。

  近期,三峡大学推出了“长江流域鸟类保护”专题书画展,展出了王东云的作品“百鸟图”,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王东云和他的导师何广庆就“百鸟图”作品进行交流。新华网发

  王东云说,希望能用这种直观的“画像”形式,让更多人认识了解长江流域的濒危鸟类,唤醒更多人的保护意识,为长江大保护出一份力。

  王东云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介绍珍稀鸟类。新华网发

  作为长江大保护的践行者,王东云现在还会经常走进小学校园,为孩子们系统地介绍珍稀鸟类的存在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说,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保护濒危鸟类的“种子”,让他们也成为小小的环保宣传员。(王林、张泉、罗丹燕)

【纠错】 【责任编辑:陈剑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1403112902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