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北疆更亮丽风景线的内蒙古、交通建设助力破解“蜀道难”的四川、激活传统文化魅力的河南、守护好“中华水塔”的青海……2012至2022的十年间,中国31个省(区、市)用惊人变化谱写着靓丽的新传奇。请随新华社记者,一起看中华大地十年之变。
外国人眼中的西安:古老与现代交汇、东西方文化交融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西安从内陆腹地走向对外开放前沿。开放、创新、宜居,使得越来越多外国人选择在这里实现理想、享受生活。目前,有近万名外国人在西安学习、工作和生活,与1300万当地人一起共享这座城市的美好。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外国人眼中的西安:古老与现代交汇、东西方文化交融
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山东农民致富
作为孔孟之乡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近十年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山东农民致富
甘肃:告别贫困 向绿而行
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苦瘠”褪,“甘味”来。地处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曾是中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而今,这片土地正告别贫困,用“绿色”谋发展。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甘肃:告别贫困 向绿而行
内蒙古:打造中国北疆更亮丽风景线
“绿”是内蒙古的底色,这里拥有草原、森林、湖泊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然而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一度恶化。中共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着力在中国北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内蒙古:打造中国北疆更亮丽风景线
宁德新面孔:昔日贫困之地变身产业新星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福建宁德这个昔日贫困之地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最近十年,随着一批世界级企业和锂电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的崛起,宁德已成为全球产业地图上的一颗新星。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宁德新面孔:昔日贫困之地变身产业新星
山西:煤炭大省的绿色发展
中国产煤大省山西正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10年来,山西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山西:煤炭大省的绿色发展
东西部协作“闽宁模式”续写新篇章
1996年,位于东海之滨的福建省与地处西北之塬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起对口协作关系,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由此打开。近10年来,闽宁两省区不断拓展协作深度,创新协作方式,优化协作机制,创造了中国特色反贫困治理的生动实践。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东西部协作“闽宁模式”续写新篇章
守护好“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绿色使命
曾经,因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恶化,湖泊大量消失,野生动物锐减。如今,三江源正成为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绿色窗口。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守护好“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绿色使命
四川:交通建设助力破解“蜀道难”
位于中国西南的四川省,盆地与高原相接,山脉与峡谷纵横,自古交通受阻。诗仙李白曾为之慨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如今,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隧道连通巴蜀大地,改变着四川的交通面貌。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四川:交通建设助力破解“蜀道难”
重庆:筑牢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母亲河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0年来,重庆不断加大力度保护长江鱼类,重拳治理环境污染,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重庆:筑牢生态屏障守护长江母亲河
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宛如一座天然的中华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兴业,绘就了灿烂的文明画卷。近十年,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考古项目上取得丰硕成果,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监制:赵丹平、王建华、米立公、李志昂
统筹:李凯、卫铁民、侯东涛、石鹏、秦大军、杨咏、陈思武
海报/编辑:陆烨
运营:夏小鹏、南辰、江威、王雪
新华社对外部、摄影部、音视频部 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