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4/ 17 09:15:19
来源:新华网

乡味丨浙江嘉兴:南湖菱歌谱新篇

字体:

  编前语: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做好“土特产”文章,根在水土、在农民、在文化,其中蕴含着乡村产业振兴的美好图景。

  新华网推出大型融媒体报道《乡味》,记录各地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鲜活故事,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起去看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新华网杭州4月17日电  江市鱼同海市鲜,南湖菱胜北湖偏。一口菱角的清香爽口,曾经是许多人对江南水乡的“第一印象”。南湖菱是浙江嘉兴的特产,种植历史已有千年。凭着圆润无角的独特外形和皮薄、肉嫩、汁多、甜脆、清香的口感,备受食客青睐。

  时值四月,走进南湖菱的主要产地——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整齐划一的菱角种植大棚蔚为壮观。近几年,油车港镇下足菱业种养的“绣花功”,让菱角的“身价”涨了几十倍。

  油车港镇池湾村航拍。新华网发

  从千亩湖荡到现代大棚

  南湖菱产业变“精”

  上午7点,油车港镇池湾村种菱户王文娟早早就走进大棚。她穿上打渔裤、戴上防水手套、膝盖以下浸在塘里,每走一步都要俯身捞浮萍,再仔细查看菱的生长情况。

  油车港镇池湾村千千生态农场。新华网发

  当前正值南湖菱清塘的关键期,王文娟介绍,清塘的细致程度事关一年的收成多寡,因此,这几天她整天都“泡”在塘里,过筛一样地查看和清理。“精细化种植后,南湖菱的‘纯’度明显提高了。” 王文娟说,粗放种植南湖菱容易发生变异,出现尖角菱,影响品质,引入大棚种菱后,南湖菱“长角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下。

  与“纯”度一起提升的还有设备。王文娟指着设施大棚外的防虫灯、进水阀和气象监测设备等“新式武器”笑着说:“现在种菱环境的温度、湿度等都能精准调节,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生产效益翻番,目前亩产保持在1000公斤左右。” 2022年,王文娟探索的“菱虾共养”模式取得成功,亩均收益提高了2000多元。

  从湖荡散养到大棚精种,既克服了粗放式种植污染水体、品质不可控等短板,也让综合生态种养成为现实,为南湖菱种植增添了“附加值”。

  现代农技提供兴农力量

  南湖菱品质向“优”

  菱曲高歌的背后,也是种质资源和田间监管技术的持续升级。近几年,油车港积极推动新型农业技术与传统菱业的融合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2020年,嘉兴市农科院与油车港合作研发培育的“南湖红菱”正式发布,为油车港菱业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虽然是市面上唯一一款菱壳为红色的无角菱品种,但南湖红菱的优势不仅是高“颜值”。

  南湖红菱。新华网发

  嘉兴市农科院农技专家姚祥坦介绍,相比普通南湖菱,南湖红菱大棚促早栽培的成熟期提早了3个月左右。“对于种菱户而言,3个月的‘时间差’意味着可以多种一季菱。”2022年,一批油车港种菱户在试种大棚南湖红菱取得丰收的同时,抢抓9月“黄金期”,种下第二季南湖菱,开启了菱业“两种两收”的探索,均获得3000至5000元的亩均增收。

  随着嘉兴市农科院与油车港的合作逐渐深入,塘里塘外遇到什么技术难题,种菱户们都会第一时间请教农科院的技术人员,农科院还针对南湖菱、南湖红菱易发的几种常见病总结了一整套应对规范,并在油车港推广普及,帮助种菱户有效提高菱产量和品质。

  南湖红菱。新华网发

  油车港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油车港镇与农科院还计划联手打造南湖菱种质保存中心,建成后,双方将以此为基础,在菱种提纯、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等方面开展更深度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

  添创收活力促文化传承

  南湖菱助民共“富”

  随着南湖菱产业变精、品质向优的推进,越来越多农户在菱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

  2022年以来,油车港依托12000平方米的南湖菱菱种生产基地,打造了南湖菱“共富工坊”,通过深化以油车港镇胜丰村为主的村企党建联建机制,打通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提供170多个就业岗位。菱业的发展也让年轻人看到了机会,在“菱距离”直播基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把手机变成新农具,为南湖菱拓宽线上销售渠道。2022年,“菱距离”直播基地帮助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

  张金泉创作的农民画作品《采菱归》。新华网发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几年,油车港镇充分挖掘菱文化底蕴,在推动南湖菱画、南湖菱歌等传统文化项目推陈出新的同时,也引入非遗传承人等助阵,为讲述南湖菱发展故事拓宽渠道。

  农民画家张金泉生在菱乡,既是种菱人,又是画菱人,其创作的农民画作品《采菱归》将一幅“中国菱乡”的丰收图景展现得淋漓精致。

  用南湖菱炒制的《南湖菱歌》。新华网发

  2005年起,油车港连续18年举办南湖菱文化节,并建起南湖菱文化馆等公共配套设施,打造出胜丰村菱珑湾3A级景区村庄。还重点打造南湖菱观光农业乐游旅游线,将南湖菱种植、采摘体验等项目与美丽乡村点位串珠成线,年吸引游客超10多万人次。

  入歌、入画,更深入人心。油车港镇正在打造以文化为核心元素的民俗文旅资源,努力让油车港镇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监制:翁璟

  策划:马江

  统筹:王杭徽

  采写:陈鑫宇 姜智力

  编辑/设计:汪菁璐 战晓菁

  核校:骆思宇

  供图: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政府

【纠错】 【责任编辑:马江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2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