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惠玲:构建数字记忆 把历史传给未来-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4/ 27 16:21:53
来源:新华网

冯惠玲:构建数字记忆 把历史传给未来

字体:

  新华网福州427日电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4月27日至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27日下午在以“自信繁荣:数字文化赋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数字文化分论坛上,与会嘉宾齐聚一堂,畅谈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围绕“促进数字文化产业新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新华网 陈杰摄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记忆是人类忠实的伴侣。记忆的进化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记忆。从希腊神话里作为9个缪斯母亲的记忆女神开始,数千多年停留在个体的人脑记忆层。20世纪初,“集体记忆”概念的出现使记忆具有了鲜明的社会性。另一条线索是记忆媒介的进化,从感官接收的体化记忆扩展为记录在物质载体上的“刻写记忆”。两条进化线随人类历史演进向前延伸,在数字时代对撞出了“数字记忆”的新形态,国家记忆、地区记忆、社会组织记忆、重大事件记忆,遍布全球,不计其数。

  数字记忆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它既是温暖柔软的,直抵人的心灵和情感深处,又是坚实强大的,拥有摧坚守成,不可抵挡的力量。

  首先是文化凝聚力。记忆是无形的纽带,连接历史、今天和未来,连接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组织、家庭的情感和共识,共同的记忆赋予一群人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维系其命运共同体的凝聚和延续。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深层价值。米兰·昆德拉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消灭一个民族的第一步就是要消除有关这个民族的记忆”,同样,守护民族命运的第一步就要留下记忆。数字记忆具有留下记忆的强大功能,我们团队积10年之功打造北京数字记忆,一座城市(为3000年北京建模)、一条胡同(北京史家胡同网站)、一条河流(京杭大运河网站),一栋建筑(清陆军衙署网站),一段童谣(北京童谣网站)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讲述过往的故事,在一代一代人心中种下对家乡、对祖国的爱。抗战记忆让我们记住这段不能遗忘的民族历史,非遗记忆(四川非遗记忆网站)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骄傲自豪,我们用数字记忆实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

  再看文化传承传播力。数字记忆大容量、立体化、可视化、可沉浸等特征让其中的文化元素得以深化、活化和具有时空流动性,实现长久的历史传承和大范围社会传播。例如我们为地处浙江省台州市大山深处的高迁村制作了数字记忆,从上千年的家谱中搞清了41代人的世系传承,尽可能真实全面地再现村落的历史面貌,当地村民说,如果我们祖先知道了也会感谢的。有一次我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做学术对谈,他说非常喜欢在网上看到的美丽的高迁村。记忆高迁网站在住建部举办的古村落数字博物馆作为单村特展展出后,这个村子的旅游人数翻番,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高迁。还有很多数字记忆项目对传统文化做了精美的阐释和呈现,实现了大众文化广泛传播。

  还有文化生产力。数字记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数字文化产品,具有公益和商业双重价值。它可以衍生和转化出多种形态的数字阅读、数字交易、数字消费品,加入数字经济、数字中国建设体系之中。上海武康路数字记忆成为城市历史文化的导览,美国佛罗里达记忆在线有偿下载当地民俗音乐和历史照片,京城大运河等专题记忆嵌入了数字游戏,数字记忆中各种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符号可以打造多模态专题数据库,如文本库、音乐库、图像库、图形库、艺术品库、影像库等,进入交易市场,制作数字藏品,举办数字展览、衍生数字文创、开展数字教育等等,成为数字消费的优质产品,通过大屏小屏体验馆等,打造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数字记忆的创意制作可以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和数字生产新业务,包括网站制作、动漫、游戏、测绘、地理信息系统、VR、AR等,比如记忆高迁网站的制作就有5家文化企业参与其中。

  希望更多的城市、乡村、机关、企业、学校建构自己的数字记忆,以复合叠加、蓬勃生长的文化力,把历史传给未来!

【纠错】 【责任编辑:黄博阳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9161129572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