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贯长安——解码古都西安的文化自信样本-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5/ 07 20:26:07
来源:新华社

文韵贯长安——解码古都西安的文化自信样本

字体:

  “对文化的自豪和自信,是这座城市的标志,它洋溢在市民的笑容和谈吐中,如此令人着迷……”

  这段来自巴基斯坦演员光明的描述,是他在西安定居多年后,对这座千年古都的深切感悟。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灞柳风雪,雁塔晨钟……千年古都西安的悠悠文脉、万千气象、诗意之美,绵延传承,而弦歌不绝。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出,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不断探索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城,孕育出从容自信、大气包容的城市气质,并带来现代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与澎湃动能。

  以文化人:“诗意长安”让市民自信又从容

  秦岭脚下,西安市长安区抱龙村,一间名为“融舍”的民宿典雅精致。

  年轻的音乐人刘子龙远离城市喧嚣,在此工作。傍晚,月上柳梢,他唤来客人轻声唱起民谣:“长安青峦,古道炊烟,闲云去,燕子还……”

  千年前,唐代诗人王维也曾来到这里,震撼于眼前的绝世风光,不禁写下“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传世名篇。

  诗意之间,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巧妙地有了勾连。

  西安,是一座诗歌之城。唐时,无数文人骚客到访长安,或以文会友,或对酒当歌。樊川、五陵、曲江、乐游原……这些今天西安仍在使用的地名,曾频繁出现在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中。

  一首首诗歌里,有长安的辉煌过往,有西安的活力今朝。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始建于唐代的大雁塔,如今是西安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标之一。登宝塔、览长安,便可体会几分昔年白居易雁塔题名的年少得意。

  “绿翠骊山烟幕间,西阳画卷似江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骊山秀美依旧,而锦绣堆中的爱恨情仇,已从诗集走向舞台。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精彩纷呈,引得观众流连忘返。

  这是实景历史舞剧冰火《长恨歌》演出现场(2022年12月16日摄)。新华社发(邹竞一 摄)

  陕西知名文化学者商子秦说,古长安,是诗之“都城”,今西安,依然是一座可以吟着唐诗回家的城市,“西安将古都风貌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留住了古韵与乡愁。”

  诗意的景致,潜藏在西安的地铁站台上。航天大道站的“敦煌飞天”,大唐芙蓉园站的游园赏灯,大明宫站的万国朝贺……一站一景,画卷连环。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庆珂说:“在西安,地铁是穿越时空的访古隧道。”

  诗意的生活,浸润在古城的寻常巷陌里。行走西安,不时可见身着古装的翩翩少年,在古风古韵的街市中浅吟低笑、徐徐穿行。

  诗意的创作,闪耀在“文艺陕军”的精品力作中。柳青、路遥、陈忠实、陈彦等扎根三秦大地、笔耕不辍。《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主角》等作品中蕴含的现实主义、乡土气息、家国情怀一脉相承。“源自历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这些作品有了史诗品格和传世价值。”文学评论家邢小利说。

  “长期浸润在丰沛的文化土壤之中,西安市民脸上洋溢着自信和从容,就是这座古城独特的城市气质。”土生土长的西安“80后”、面塑非遗传承人张倍源说。

  以文化物:寻找文物风貌“活起来”的密码

  夜幕降临、华灯亮起。转瞬间,西安就“变”成了长安。

  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景区,2公里长街人头攒动。移步换景,这条仿唐步行街,散落着体验唐代市井生活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感受唐诗魅力的星光步道、领略艺术之美的音乐厅和美术馆。

  西安大唐不夜城(2023年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火遍全网的“盛唐密盒”表演正在这里上演。“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唐朝名仕,“穿越”到此,为朝廷“招贤纳士”,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回答问题。风趣互动中,笑语连连。

  “‘盛唐密盒’将唐代文化名人IP、历史文化知识和脱口秀相融合,通过表演和互动,在幽默欢乐中寓教于乐。”西安曲江文旅股份公司演艺管理中心总经理苏卉说。

  这并非是西安文创的第一次火爆“出圈”。从“不倒翁小姐姐”到“李白对诗”,再到“花车斗彩”“戏演壁画”和“诗意长安”灯组,爆款产品形态不同,却都是历史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身穿传统服饰的游客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里游玩(2023年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离不开推陈出新的技术应用。登上西安城墙,一副VR眼镜便能让游客从“高空”俯览古城;一场灯光数字投影,就让“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唐城风貌再现眼前。

  西安城墙永宁门(2023年4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面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遗存,我们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等多重方式加快文物活化利用,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不断给市民和游客以全新体验。”西安市文旅局局长孙超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在西安,一批守正创新的“样本”正脱颖而出——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兵马俑和馆藏文物为元素的文创产品涉猎广泛,形态可掬的系列秦俑衍生品兼具观赏性和艺术性,受到中外游客欢迎;

  游客在秦兵马俑一号坑遗址参观(2023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钟鼓楼旁,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台上的秦腔高亢嘹亮,“馆、展、演、商”四位一体的展现,让古老的黄土天籁焕发时尚活力;

  西安钟楼夜景(2023年5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终南山下,“麦田交响乐”一场接一场演出,村民生产生活场景展现在村里的美术馆,唤起无尽的乡土记忆;

  游客行走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终南山脚下的一个民宿内(2022年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寻找到切合城市、切合时代、切合人民的表达,是西安让文物风貌‘活起来’的密码。”陕西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这既满足了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又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以文化城:开放包容扩大“国际朋友圈”

  大唐西市博物馆,游人如织。但少有人留意博物馆外立着的一块碑石,诗仙李白的《少年行》镌刻其上——“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笔下的“金市”,就是唐长安城的“西市”。作为彼时世界的贸易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这里曾创造出文化和商业的辉煌,亦是联通中外、沟通民心的重要舞台。

  千百年后,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西安生活、求学、旅游、经商,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交融次第开花。

  工作、恋爱、生子……这一系列人生重要节点,索菲娅·乌舒罗娃都是在西安完成的。这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博士如今已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教授,她汉语流利,言语间竟夹杂有陕西方言味道。

  “置身西安,仿佛穿越千年,我总被这里灿烂的历史文明和浓厚的遗址魅力所深深吸引,大气包容的城市文化、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让我早已离不开这里。”索菲娅说。

  每逢亲朋到访,索菲娅都会亲自担当导游,面对兵马俑、钟楼、大雁塔等景点,她总能如数家珍般讲述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这些难忘的经历还被她写进《丝路好时光:哈萨克斯坦女博士的中国情缘》一书中。

  西安大雁塔及慈恩寺(2023年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无独有偶。闲暇时,西北大学文学翻译博士、埃及留学生艾小英,总喜欢走街串巷,不少古城见闻让他感触颇深:斑马线前谦让礼行、节假日里自发充当向导……“只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明,才能涵养出这样可爱的市民。”艾小英说。

  在许多外国人眼中,开放包容的西安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西安是我的福地。”48岁的印度人德福经常感慨。他在西安定居多年,让孩子在这里上学,还在当地开设了印度餐厅。“由于生意不错,我的餐厅从西安一路开到成都、杭州、长春等地。”

  自信包容的城市文化气质,不仅留住了游客的脚步,也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丝路电影节、国际音乐节、丝路博览会……西安的国际交流活动持续不断,“国际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国际友好城市已扩展至38个。

  4月18日,满载着35车700余吨核桃及加工设备的中欧班列从西安集结,一路向西开往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从最初一年开行46列,到去年开行突破4600列,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实现欧亚地区主要货源地全覆盖。

  满载日用百货的X815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2023年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仅仅2天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首飞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航班准时起飞。今年以来,西安已相继开通至阿拉木图、塔什干、比什凯克等地的客运航线,空中丝绸之路亦不断拓展。

  “随着通道愈发畅通,西安与哈萨克斯坦诸多城市在人文、商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成果会更加丰硕。”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卡拉巴耶夫·佐齐汉说。

  建筑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说,正是由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才不断彰显,城市气度才更显开放包容。

  长安道,一回来,一回新。更加自信的西安,等你!

  文字记者:孙波、储国强、姜辰蓉、张斌

  视频记者:吴鸿波

  海报设计:张铎

  编辑:张虹生、陈海通、侯帮兴、姜子炜

  统筹:曹江涛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959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