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下再听童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31 23:18:13
来源:新华网

积石山下再听童声

字体:

  新华社兰州5月31日电 题:积石山下再听童声

  新华社记者崔翰超、张智敏  

  眼看着到了“六一”儿童节,尕集春蕾小学的校园里比往常还要热闹,学着三步上篮的小运动员、练习合唱的小唱将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明媚的阳光似乎是太阳在与童声附和。

  四年级二班的袁蕊正在练习武术操,嘴里念着千字文,稚嫩的拳脚认真又不失童真。她说她将来想成为一名英语老师,总有一天也站上三尺讲台。

  理想是每个孩子对世界的憧憬。“我的偶像是姚明。”不远处的篮球场,五年级一班的控球后卫马云在运球上篮,高高的篮筐里有他的理想——有朝一日进入职业的赛场。

马云(左)正在球场上练习。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尕集春蕾小学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校长马元龙介绍,2023年年底积石山地震时该校就位于震中位置,震后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设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度在校外通过临时教室给学生上课。

  “经过修缮,这个学期开学我们已经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教学进度没有落下。”马元龙说,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有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希望这次“六一”能让孩子们走出过去。

  记者了解到,积石山县通过灾后重建工作,已有185所学校完成维修加固任务,目前全县所有学校教学秩序已恢复正常。

  瓦砾压不住强韧的树苗,希望的种子也必将冲破往日的阴霾。

  31岁的赵蓉是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地震时她第一时间引导寄宿生撤离,寒假里也一直和同事忙着给学生做上门辅导,一方面帮着辅导功课,另一方面也是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

  “孩子们其实很有韧性,一开始受到惊吓后难免哭闹,但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调解和疏导,他们的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赵蓉说。

  据介绍,当地为了保证灾后学生们安心学习,积极协调各级各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和高校心理援助专家团队,开通14条心理援助热线,为灾区广大师生及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援助服务。

  这里的每个小学都能听到孩子的笑声。

  积石山县石塬镇肖红坪小学内,语文老师马辉丽正指挥着60多个孩子排练鼓乐表演,排练间隙,稚嫩的脸蛋上总能看见紧张与兴奋。

5月27日,肖红坪小学的学生正在排练鼓乐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12岁的石艳玲喜欢跳舞,她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艺术家,用一支画笔描绘眼中的精彩世界,“我喜欢梵高的画,我也要成为那样厉害的画家。”

  肖红坪小学校长张国彪说,目前学校的修缮工作已全部完成,除去正常的课程学习外,学校通过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他们能有一个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今后的人生。

  “现在的孩子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好,他们会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张国彪说。

  儿童节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积石山县社会福利院目前正在重建当中,暂时搬至积石山县综合社会福利院内,副院长赵红霞和同事也在忙着组织孩子编排“六一”的节目。

福利院的孩子正在排练节目。新华社记者张智敏 摄

  已为人母的赵红霞将这里的每个孩子视如己出,她和同事把这里变成了孩子们的家。这里每天都有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孩子们结束学校的课程后,都会“回家”吃饭、写作业。

  “不论面对什么困难,党和政府都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孩子。”福利院最小的孩子只有7岁,赵红霞也经常把自己的孩子带来这里与这些“兄弟姐妹”一同玩耍。

  12岁的马龙在儿童节前收到了心心念念的儿童电话手表,拿着礼物的他笑得合不拢嘴,他说他将来要成为一名军人,报效祖国。

  赵红霞说,等到新的福利院建好,可利用空间能翻一倍,也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岁月流淌不息,新家正拔地而起,这片土地上童声阵阵,童真依旧。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