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在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未来空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8 21:38:26
来源:新华网

特写:在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未来空间”

字体:

  新华社澳门6月18日电 题:在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未来空间”

  记者郭雨祺、刘明洋、肖逸晨

  勘察昏暗场景路面情况的机器狗、港珠澳大桥智能维养系统、未来城市智慧交通仿真实验平台……走进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个智能传感和大数据分析设备将人带入数字跳跃的“未来空间”,城市生活细节清晰可见。

  6月17日拍摄的用于勘察昏暗场景路面情况的机器狗。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主题采访活动正于此间进行。17日,媒体团探访了澳门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于2018年,定位为解决智慧城市物联网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带有基础性和共性的理论、算法和系统,开发智慧城市的示范应用。

  澳门大学校长、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永华介绍,实验室以澳门为试点,运用物联网技术主攻城市能源、城市交通、城市安全灾害三方面课题,相关技术已在全国其他省份推广。

  “澳门是一个小而精的城市,是非常好的智慧城市示范应用地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少丹说,澳门大学经过多年发展组建了一支学科交叉的团队,人才具有国际化背景,如此环境更有利于实现科研创新。

  6月17日,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少丹介绍实验室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她告诉记者,大湾区有丰富的上下游产业资源,科研成果很容易在产业中转化应用。“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湾区应用’,我们还希望建立一个世界先进的实验室。”马少丹说。

  6月17日,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少丹在进行介绍。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澳门特区政府公布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中,明确提出到2028年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实质进展。更好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在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规划指出,澳门要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基本形成中医药产学研全链条发展,逐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多年来以中药质量为核心科学问题,推动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和现代化。

  走进实验室,可见中药煎壶、捣药罐等容器和药物递送模拟器、胶囊填充机等设备一并排列,现代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精华互融互通。

  实验室主任、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向记者介绍,得益于独特的地域及天气条件,大湾区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再加上完善的医疗系统,中医药产品的临床检验和使用都有广阔市场。

  6月17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主任、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介绍实验室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澳门有悠久的中医药传统,也有欧洲草药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医药文化。”陈新表示,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在澳门,既能够吸纳国际理念和人才,也推动中医药获得更广范围的认可。

  6月17日,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主任、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介绍实验室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 摄

  此次探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表示,实验室在横琴的布局非常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研究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将进一步与内地机构合作,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纠错】 【责任编辑:徐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