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游中国|“出行更方便、选择更丰富”——“老外”沪上体验包容与开放-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9 10:30:46
来源:新华网

外国人游中国|“出行更方便、选择更丰富”——“老外”沪上体验包容与开放

字体:

  6月9日,端午小长假第二天,在上海金桥的一处商业中心里,身着中国古代服饰的外国人与中国儿童合影。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新华社上海6月19日电  题:“出行更方便、选择更丰富”——“老外”沪上体验包容与开放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在豫园领略江南古典园林之美、在博物馆欣赏海派文化……法国游客玛丽近日跟团在上海旅游,“方便、整洁、安全”是这个中国时尚都市给她留下的深刻印象。

  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其中过夜外国人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0%。6月16日,浦东机场口岸单日国际客流突破10万,达到103213人次,创下近4年来的单日客流纪录。

  记者近日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外国游客,“旅游产品和线路丰富多元”“住酒店民宿、搭乘交通工具方便”“支付、预约预订服务周到”,这些因素让他们可以更加便捷、深度地体验上海市井生活,感受中国文化。

  “我们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完成授权、验证等流程。”西班牙自由行游客米格尔、伊琳娜夫妇说,他们在手机上下载了“支付宝”等移动支付App,用来购买地铁票、支付餐饮费用等,还使用“滴滴”小程序预订网约车,感到特别方便。

  据了解,为了给外国游客提供整套支付便利,上海将在今年内实现全市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的外卡POS机全覆盖。同时优化外卡自助取现,采取“外卡内绑”和投放“零钱包”等多项举措,建立完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托底”的支付体系。

  截至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4.5万台,今年将增加到8万台。

  自今年端午起,上海A级旅游景区及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3000余家文旅场所,将全面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等举措,给外国人游沪上提供极大便利。

  一些需要预约以及实名购票的热门场所和景点,例如上海博物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正在积极推出优化预约服务,确保外国游客顺畅游览和更便捷地获取信息。

  6月9日,端午小长假第二天,在上海金桥的一处商业中心里,外国小朋友近距离观看传统舞狮。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记者了解到,上海博物馆将通过携程等国际旅游平台,面向3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游客提供特展票务购买与预约服务。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官方购票网站和小程序均已上线中英文页面,景区内导览指示牌都配备中英文双语。

  英国游客简·史密斯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内展出的历代绘画很感兴趣,在酒店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和女儿提前在互联网上完成预约,只需携带护照等有效证件就能顺利观展。

  今年以来上海入境游持续增长。此间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旅游资源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国大力优化签证便利度、支付便利度,让入境游客获得更温暖、友好的出行体验。

  自2023年12月1日以来,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单方面免签政策相继落地。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越来越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以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感受中国开放的胸怀。”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记者,近期旅行社将迎来日本、俄罗斯、哥伦比亚、墨西哥、西班牙等国游客。

  日前,在沪旅游的加拿大游客史蒂芬妮走进上海菜市场,学做经典小笼包,体验一把“上海人”的感觉。她说:“据说,中国游客也很喜欢深度游、City Walk,这样的体验确实非常棒!”

  业内人士认为,“主客共享”是上海入境旅游快速增长的一大特点。支付便利化、免预约、“Shanghai Pass”等创新举措,不仅得到外国游客欢迎,也极大地惠及本地市民和来自中国其他省市的游客。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76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4%。外滩、豫园和小陆家嘴等开放式景区、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接待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宾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58%,同比扩大3个百分点。

  暑期旅游高峰将至,沪上多家景区预计接待外国游客数量还将持续增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预测,今年全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有望达到约500万人次。

  “上海在全球游客心目中的形象是现代的、时尚的。未来的上海,将让更多游客感受包容和开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