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改革故事丨碳汇火起来 生态有“钱”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17 22:22:27
来源:新华网

身边的改革故事丨碳汇火起来 生态有“钱”景

字体:

  新华社兰州7月17日电(记者李杰、徐皓夫)行走在祁连山畔的甘肃省张掖市黑河林场,微风拂面,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云杉、樟子松、祁连圆柏郁郁葱葱。

  图为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黑河林场。新华社记者 徐皓夫 摄

  满载学生的大巴,沿着波光粼粼的一汪碧水边缘,缓缓驶离。黑河林场副场长谢小龙说,这里作为全国十佳国有林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示范基地,每年都会接纳不少学生到此研学或开展夏令营活动。

  很难想象,这里曾因过度采砂采石,遍地深坑,满目疮痍。“刚来这里参与生态修复时,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谢小龙说,当地下定决心实施生态修复,终于让这片荒废的砂石坑变成林场。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还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谢小龙说。原来,2021年9月,张掖市35.1万亩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成功签发,实现碳汇收益450万元,黑河林场部分林地便在其中。张掖市也成为甘肃首个林业碳汇开发成功的市(州)。

  据统计,张掖市近五年累计营造林220多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1560多万亩。在下大力气保护和修复生态的同时,当地碳汇项目也走在周边地区的前列。

  2022年11月,张掖市391万亩草原碳汇项目减排量成功签发。2023年,该项目到账收益7000多万元。据介绍,张掖市成为西北地区首个林业、草原碳汇项目均开发成功的市(州)。

  张掖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苗东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长期存在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张掖市将该工作作为重点改革事项推进,充分发挥政、企优势,最终实现了突破。

  西部碳汇交易资产经营管理(甘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碳汇公司”),近年来围绕水电站、光伏电站等项目,在张掖市开展碳减排业务。“单纯依靠政府力量肯定很难完成。”张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史多飞说,企业拥有碳汇交易经验,而政府对生态资源底数清,数据采集能力也更强,政企联动发挥了“1+1>2”的效果。

  在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对碳汇监测样方进行试验分析。新华社记者 徐皓夫 摄

  为此,张掖市依托当地林业科学研究院组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在当地布设1000多个林草碳汇监测样方,通过试验分析采集基础数据为碳汇项目开发打下基础。同时,张掖市与西部碳汇公司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最终取得成功。

  如今,依托张掖市林业及草原碳汇项目开发经验,兰州市、天水市、定西市、武威市、陇南市等地在西部碳汇公司帮助下,成功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实现收益近3000万元。

  图为张掖市生态产品展示平台。新华社记者 徐皓夫 摄

  在张掖市生态产品展示平台上,张掖市所属县(区)的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服务价值量清晰展现,包含固碳释氧、防风固沙等数据情况。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督查专员张飞说,这是依托2021年度《张掖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完成的。

  “开展GEP核算,能够实现生态产品‘有价化’,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供详实基础数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晓谕说。

  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有机果蔬庄园内景拍摄。新华社记者 徐皓夫 摄

  得益于GEP核算成果,甘州区党寨镇马站村兆田生态农业集体经济公司前不久申请的100万元有机GEP生态价值贷款落地,也成为甘肃首笔该类贷款。“生态产品的预期收益权,类似‘大额存单’。”张掖农商银行副行长王韬说,这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有效抵质押物的有益探索。

  不仅如此,2023年甘肃省首笔300万元“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款也落户张掖。张掖市还依托林业、草原碳汇收益创建甘肃首个市级绿色产业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7亿元,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当地通过政府免费提供土地,给予企业捐资造林的碳汇权益权、冠名权等方式,先后募集资金2300多万元,累计营造碳汇公益林3.6万亩。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