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未来已来 ——北京天坛医院“亮相”服贸会侧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14 14:56:36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

向“新”而行,未来已来 ——北京天坛医院“亮相”服贸会侧记

字体:

向“新”而行,未来已来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2日开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第一款应用于卒中临床神经功能评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机器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脑胶质瘤小分子靶向药、实现无线“脑控行走”的“脑控轮椅”等多项重磅创新成果集中亮相。

当机器人走进医疗

“请微笑一下”“请您跟随机械臂向左看”“请您描述屏幕上的句子”“请问我触碰您的手,两侧的感觉一样吗”……在首钢园6号馆北京天坛医院展厅,一个正在“指手画脚”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大家纷纷坐在它的面前,按照它的指令配合动作。

这个名叫“NeuroDoc AI”的机器人由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研发,专门适用于卒中辅助诊断与治疗。“它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在急诊室,作为医生的助理。”研发团队负责人、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介绍,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急诊医生在接诊卒中患者时,往往会因为一般性的问诊、查体等相对机械性的操作耽误处置时间,同时,由于每位医生的知识、经验等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对疾病的判断出现误差,而机器人学习更快、知识掌握更准确均一,且不会疲劳,因此,研究团队尝试研发机器人急诊医生助理,帮助医生完成部分工作。

据介绍,这个机器人融合了高精度视觉感知系统、自动语音识别系统、RGBD视觉系统等先进的感知和交互技术,可以对患者面部的变化、语言和构音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刺激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的评测,用于卒中严重程度评估的NIHSS量表全流程自动评分准确率达到95%,面瘫、肢体肌力评分一致性方面达到了资深专业医生的水平。

“未来,我们还将研发康复、护理等领域的机器人,辅助医务人员照顾患者。”王拥军说。

除了NeuroDoc AI机器人,此次亮相的,还有医院研发的不同领域、不同功能的各种机器人:

——“VAS HERO”,中国第一台获批上市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可以实现对导管、导丝等通用介入耗材的亚毫米级别精准控制,应用这种机器人,介入手术时医生不必再身着几十斤重的铅衣暴露在x射线辐射下,且手术更加精准、安全;

——神经外科磨骨机器人,应用世界首创的3D结构光及全自动智能颅骨磨削技术,使手术机器人第一次具备自主完成颅骨磨削等关键手术环节的能力,应用于颅脑肿瘤、脑出血、帕金森等手术,不仅减轻工作强度、提升手术效率,更可以减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智能辅助诊疗系统,通过AI算法对影像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在动脉瘤诊疗过程中选择较优的栓赛器械型号,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栓塞致密性。

用创新“颠覆”传统 

胶质瘤是一种难治性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手术和放、化疗是脑胶质瘤的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策略,但仍面临致残、致死率高的困境。特别是高度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5年总生存率不足10%。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带领团队经过二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研发了全球首个胶质瘤小分子靶向药物伯瑞替尼。

在这次服贸会上,这种被誉为“胶质瘤患者的新希望”的药物也露出“庐山真面目”。今年4月23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布,正式批准伯瑞替尼上市,伯瑞替尼也成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发并完全获批的首个治疗脑肿瘤的创新药。据了解,凭借优秀的血脑屏蔽的穿透性,伯瑞替尼能够有效将药物传递到脑部,临床数据显示,适应症符合的患者使用伯瑞替尼,相比于化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48%的死亡风险。

目前,伯瑞替尼已通过2024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形式审查,正在积极推进中。

因为对临床问题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临床科学家主导的研究往往可以颠覆传统疾病治疗方式,比如展厅里由王伊龙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活性颅骨骨瓣。“我们针对目前临床上颅骨修复普遍存在的修复材料自行粘合差、与创缘贴合性差、生物兼容性差、难以自动修复等问题,创新性地把生物活性材料、自体干细胞募集和3D打印等技术结合,研发颅骨骨瓣的‘类器官’。”王伊龙介绍,这种新型的骨瓣是目前唯一有生物活性,可以支持细胞生长分化的材料,填补生物活性骨瓣领域的空白。

更加颠覆的是,研发团队突破性地应用“颅骨骨髓-硬脑膜-类淋巴系统”间的天然微通道,有望实现绕道血脑屏障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突破了血脑屏障对药物递送限制的世界性难题。

刮一刮口腔,使用专门的试剂盒就可以通过口腔粘膜细胞精准实现帕金森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警;通过光学仪器和大数据的结合,可以实现胶质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进而实时引导手术过程;戴上一个特殊的“帽子”,通过非植入式脑机接口,弱意识或瘫痪患者可以操控轮椅实现“脑控行走”……临床科学家们正在用一个又一个颠覆性的成果,为成千上万的患者带来希望。

向“新”而行,拥抱未来

“现在,北京天坛医院正处于从医疗中心向医学中心转型,打造创新型、研究型医院的进程中,不断用科技创新去解决临床问题,提高临床水平,最终让更多的患者真正获益,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王拥军说。

以2021年医院成为北京市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首批试点单位为契机,医院从制度、机制上不断突破,力求打通医院科技创新的堵点和痛点。“我们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还开通了‘成果转化门诊’,帮助医生们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王拥军介绍,同时,在市政府支持和帮助下,北京天坛医院突破医院合法持股、产权归属等政策瓶颈,真正调动起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现在,我们基本能够实现让医生想转、会转,也有人去接的良性运转。”

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北京天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7个项目纳入北京市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近百个项目进入待转化行列。

12日下午,在服贸会北京天坛医院展厅,一场签约仪式如期举行。签约的双方是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达尔文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来,双方将共同成立“渐冻症及神经修复技术转化联合实验室”,向神经系统罕见病“宣战”。

据了解,此前,双方已经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在针对达尔文细胞生物发现的一种蛋白聚合物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这种蛋白聚合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脊液中的NFL、TDP43、t-Tau等神经退行性生物标志物,有望为渐冻症、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开辟新的方向。

“未来,联合实验室将在现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进一步开发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创新药物,力争在渐冻症和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王伊龙说

“以创新为引领,打造临床神经学科国家战略力量,我们的未来已来。”王拥军说。

【纠错】 【责任编辑:吴诗萌 王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