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改变出行 自动驾驶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3 09:32:08
来源:新华网

智能改变出行 自动驾驶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

字体:

走在北京南站附近的城市街头,一辆“全副武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吸引了人们好奇打量的目光,“头戴”激光雷达,驾驶座空无一人,能够自主完成变道、提速、转弯等驾驶动作。而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道路上,一辆自动驾驶接驳示范线巴士正在路上行驶,它通过在沿线全路段部署高清相机、雷达等智能感知设备,实现路网全息感知,到站停靠时,乘客们纷纷上车体验……

不知不觉中,自动驾驶已走进我们的生活,被越来越多人认可、接受,并成为新兴的出行方式。

据报道,近期有多地发布自动驾驶测试区域扩大的消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解锁了“五站两场”中的北京南站,明确了经开区往返北京南站的自动驾驶测试范围;浙江杭州开放八城区3474平方公里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应用区域,占全市面积超20%;广东深圳公布新增43条道路,全市自动驾驶开放道路里程达944公里。

随着关键技术加快突破,示范应用不断扩面,“车路云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进入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新阶段,并加速迎来爆发期,有望在这一高科技产业领域实现领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公布了一份名单,包含长安、比亚迪、广汽、上汽、北汽、一汽、宇通、蔚来等在内的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组成的试点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业内人士认为,试点工作将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L3与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加速,未来或有部分车企率先在中国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L3”与“L4”级自动驾驶指的是什么?依据我国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驾驶自动化分6级。L0至L2为驾驶辅助,驾驶员需全程监控驾驶;L3是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执行接管;L4为高度自动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行业普遍认为,汽车要实现不依靠人的完全自动驾驶仍具有较高难度。有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总体上处于“人车共驾”阶段,从“有这样的技术”到“真正好开好用”,还需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

乘联会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已达到55.3%;今年1-2月,进一步上升为62.5%。

可以预见的是,智能驾驶乃至自动驾驶将成为车企新一轮竞争中的关键角逐点。

特斯拉在智驾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何时在中国正式落地成为了热议话题。6月3日,百度地图公布了特斯拉实测V20版本的视频,并宣布“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即将上线特斯拉”,这被视为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实现本土化应用之路上的新进展。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也在不遗余力地提升智驾能力,打造智慧出行体验。4月24日,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正式发布。凭借在无图智驾、全向防碰撞、全场景泊车等维度的全面升级,其场景理解能力更加接近人类司机,使驾驶决策更加精准、安全。据介绍,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将为东风旗下岚图/猛士,赛力斯旗下问界,奇瑞旗下智界,广汽旗下传祺,北汽旗下极狐/享界,长安旗下深蓝/阿维塔以及江淮旗下新品牌等众多汽车产品赋能。

由百度AI大模型赋能的极越汽车采用与特斯拉相同的纯视觉路线研发智驾方案,加之“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共同提供双重保障,致力实现“有百度地图的地方都能开”。据了解,极越的自动驾驶功能在用户中的渗透率非常高,约有90%车主都在使用极越PPA智驾,智驾里程占比更是超过了50%。

当自动驾驶功能逐渐成为“标配”,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应用还有多远?

“自动驾驶不是单纯的汽车技术,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智能驾驶革命也已经到了突破时刻,特斯拉FSD入华将带来鲶鱼效应,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最后障碍如何打通,企业如何开发、保险如何跟进等问题都需要创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表示。

“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用,还需要足够的数据积累和场景训练。”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让自动驾驶汽车“有数能算”,是自动驾驶汽车快速量产落地的关键所在。他建议,对自动驾驶汽车需要收集的场景及地理数据权限进行适度放开;推动各地尽快放开高速路、快速路测试场景,并完善道路测试过程中管理配套要素的建设。

此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还需持续完善法律法规支撑。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在全国层面明确自动驾驶系统运行时的法律要求、产品准入要求、事故认定边界、产品责任等。

关于自动驾驶出行,用户最关心的还是如何保障行车安全问题。蔚来公司创始人李斌表示,“解放精力、减少事故,这些都是智能(辅助)驾驶给用户带来的利益。”他表示,就蔚来目前的产品而言,人车共驾与单独由人开车相比,安全性已提高6.26倍。

然而,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能仍需不断提高,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长君认为,部分企业对通行安全认识和保障水平不足,仍需持续优化完善方案,全面消除验证安全隐患,确保自动驾驶系统上路通行达到预期安全水平。

总的来说,无论是特定路段有条件的无人驾驶乘坐体验,还是规范使用辅助驾驶功能的“AI帮我开车”体验,都极大反映出科技带来的出行乐趣与便利。但无论自动驾驶技术如何进步,出行安全永远应该放在首位。(文/王梦冉)

【纠错】 【责任编辑:翟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