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散文集《黑夜之美》:在贴近土地中书写生命体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4/28 09:55:18
来源:光明日报

读散文集《黑夜之美》:在贴近土地中书写生命体验

字体:

庞井君与我都是60后,有切近的生活经历和时代际遇。因此,他的散文集《黑夜之美》(海燕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读来特别亲切,能让我沉浸其中,有代入感和在场感。

  作者出身于乡土,有贫蹇与辛酸的记忆,由此便有了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根性情感,落笔朴实厚道。他的散文处处贴近土地,呈现感同身受的经验,既不炫技,也不高高在上,一字一句娓娓道来,自自然然托出生活的逻辑和人生的道理。这从他的《父亲的力量》《哀老五》《儿时的春节》《小溪流过我的童年》等篇什中可以看到。他的乡土书写,进一步印证乡土是神圣的,它是时代的起点、人性的基点、情感的原点、伦理的支点。不管离乡之后经历多少变化,“人之初”的东西,还是生命的基本细胞和原生血脉,依旧发挥着不容置疑的根性作用。庞井君写的虽然是回望,却不是伤悼农业文明消失的挽歌,而是献给城市和现代人的“人性启示录”,是别样的“乡土寓言”。

  这部作品集除叙述乡土经验的文字之外,更多的是记游文章,亦即风景散文。庞井君的风景散文既寄情于山水,以流连忘返的陶醉之态,进行细密的审美,又时时刻刻沉吟,努力往深里感悟,呈现深邃的哲思,集直感、审美与思想于一身,有复调的品质。他描摹自然,精雕细刻,不忽略每一处撩人的细节。同时,他不满足于对客体的深情描绘,不断融入主观的人生感受,通过形而上的哲学思考,让人既看到美,又看到精神,看到心灵的起伏和震荡。

  “漆黑的夜是独立思想播种的田园,是自由精神飞翔的天空。漆黑的夜,没有一丝光亮,没有一点声音,星星不知哪儿去了,月亮也不知哪儿去了,就连那平时叫个不停的蛐蛐怎么也无声了呢?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消失了,只有心灵和这黑夜同在。这无边无际的黑,遮蔽了万物之形体,遮蔽了时光之流逝,遮蔽了世俗之烦扰;这绵绵不绝的夜,让你淡忘了个体之渺小,淡忘了人生之孤寂,淡忘了生命之短暂。这世界只剩下自由的精神自由地飞翔于黑夜之中。但是,时空不会在黑夜中静止,种子在生长,天体在运转,历史在演变,太阳正从某个地方一刻不停地向你周围的黑夜袭来。不久繁华来了,喧嚣来了,异彩纷呈的世界来了,那些遮蔽于夜幕之下的东西显露于光明之中了,那些蛰伏于黑夜之中的东西又骚动起来了。白天来了!”这样的描写,既有繁密的审美意象,也有鲜活的心灵图谱;既是激荡的情感抒发,也是及物的哲学阐发。写作中,庞井君不止于“匍匐于乡土(自然),醉倒于村俗(风景)”,而是力求从线性思维、平面思维、传统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立体思维和现代思维,以“审视”的只眼,阐发超越乡土、自然之上的意义。

  庞井君写亲情与环境的关系,力图突破人的自然属性,追求深刻的社会属性和鲜明的时代属性。散文《父亲的力量》中,为了让儿子也坐上显示地位与身份的、村里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瘦小的父亲在众人的嘲讽与轻蔑之下,竟然突发蛮力,抱着儿子追赶行进中的车辆。那个瘦小奔跑的身影,虽然不免有些滑稽,却让一个当代的父爱形象力透纸背,情感表达坚强有力。

  庞井君的作品注重描写人性的细处和自然的细部,同时,行文中有大量的小说化细节,撩拨人的心弦,使读者愿意跟作者一起行走、观察、品味和思考,一同歌哭,一同喜乐,一同完成精神性的成长。(作者:凸凹 系北京作协散文委员会主任)

【纠错】 【责任编辑:赵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