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简单的问话,让原本“没啥可说的”受访人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5个小时,凝结在一台缝纫机背后的母爱缓缓流出。
一张古旧的合照,有人花了15年的时间才完整认清前两排15人的名字,揭示出中国计算机事业史上初代工作者的身份。
一个狼和小羊的画面,颠覆有关食物链认知的同时,促成一支常年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记录生态保护者的口述历史团队。
一封跨越山海的电子邮件,将阿拉伯世界两位远隔重洋的女性学人带到中国,使得两种文明之间共享的美好价值散发迷人的魅力……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流淌在今年的“口述历史之夜”。
11月9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闭幕式——“口述历史之夜2024”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届口述历史之夜由年度口述历史短片展映、年度口述历史项目分享、年度口述历史项目证书颁发、向“中国口述历史事业推动者”致敬等环节构成。口述历史的故事与温度,在寒冷的冬夜里温暖人心。
“口述历史之夜2024”活动现场
微观史:个体记忆重构叙事
口述历史与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微观史学紧密相连,其在传统历史记录之外,呈现出对普通个体更具人文关怀的特征。微观史学自诞生起即致力于以小见大,从普通个体的层面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而口述历史的方法则成为微观史领域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式。“口述历史之夜2024”中的年度口述历史项目分享,集中呈现出微观史的倾向,让日常的物件、此前不被关注的群体从边缘到中心,弥补了宏观视角下被忽略的细节,重构了此前的历史叙事。
策展人黄海波在《2万多件旧物和它们的故事》分享中,认为他们收集的老物件“是个体生命的历程,又因为它们实在太常见了,所以又构成了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国计算机史研究者徐祖哲介绍了自己20余年的记录历程,他克服历史物证缺失、档案流失、不被信任等重重困难,通过收集到的2000张历史照片和四处寻访,识别出其中上千人,厘清了中国计算机事业自1956年以来的系统发展脉络,也挖掘出了许多历史原因被埋没了的前辈功绩和行业故事。
策展人黄海波
纪录片导演胡三寿对“民间记忆计划”的来龙去脉做了完整的讲述,他表示“民间记忆计划”从过去历史的打捞到当下历史的记录和见证,让他们明白记忆从来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词,是需要不停实践的。“对我们而言,人人都是讲述者,人人都是记录者,人人都是创作者。”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周东华从麻风休养员和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口述历史教育角度,通过大时代背景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经历探讨了民族国家话语中的“生·命”。周东华深刻意识到了口述历史的价值,认为他们所做口述历史记录与讲述,“不是为了记忆仇恨,而是让人记住历史,让我们的后人能够知道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能够让口述历史成为我们历史教育最好的方式”。
这些在传统历史叙事视野之外投射广泛关注的口述历史项目,弥补了主流历史记录的不足,让这个复杂而多元的世界得以呈现出更加立体、完整的面貌。
她声音:女性力量大放异彩
近几年,性别议题持续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引发广泛的关注,从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切入的女性议题成为一股引人注目的文化热潮。此次口述历史之夜的年度项目分享,也醒目地在女性议题上多有涉猎。
黄海波团队用60位女性捐赠的针头线脑策划了展览《缝缝补补:女性的禁锢与解放》,如今在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二层展出,从缝纫这个小的切口折射了不同时代女性的命运。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张睿做了《基层流动女性口述史:声声不息》的报告,展示了其致力于记录和服务北京城边村流动女性的项目。自2010年成立以来,该中心通过深度访谈、文艺表演和游戏剧场等形式,为流动女性提供了表达和互助的平台,创造了一个被尊重和倾听的空间,促进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人张睿
与绝大多数在城市、乡村中从事口述历史工作的团队不同,西藏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影像团队联合创始人杨旭,自然纪录片导演张丽娜带来《中国女性走向荒野,去寻找高原生灵守护者的故事》,还将那曲申扎县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女野保员吉宗请到现场。这支以女性为主、常年生活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地区的团队讲述了他们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的高原生态守护者口述历史项目,特别关注了女性野保员的生活和工作,并采集了包括农牧民、科研人员在内的口述历史,也为高原上的女性野保员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记录了她们在生态保护中的独特角色和贡献,同时留存了整个地区的生态文化记忆。
多样性:多元视角理解世界
口述历史作为一种记录历史的方式,既可以涵容曾影响家国命运的重大议题,也可以用来记录时代洪流之下一个个普通个体的生命历程,在选题、实践、参与者等诸多层面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近年来,口述历史在成果与应用场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在传统形式之外新增了影像、剧场、新媒体等表现形式,并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史、机构史、教育史、医疗史、行业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当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口述历史大家定宜庄分享了个人新著《怎样做口述历史》,该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甫一推出即受到口述历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定宜庄介绍了本书创作的缘起、学术写作与大众写作的不同,并以自己的经历安慰口述历史同道:“大家注意就会发现,我写了很多我的失败,我的孤独,我在这个工作中感到的沮丧。”希望以同理心抚慰同僚,帮助更多后来者更有准备地面对实践中的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定宜庄
同样分享个人作品的,还有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战史作家余戈。他分享了自己研究滇缅抗战史的阶段性成果《惠通桥之战》,重点介绍了自己在创作中对口述历史材料的运用以及自己的研究心得。他认为在军战史研究写作中主要依赖档案史料,特别是军方的档案史料,但是口述史料也非常重要,“档案史料与口述史料的关系,如同骨骼与血肉的关系,前者构成叙事支撑,后者使作品鲜活。有了档案史料,叙事的条理、脉络就站住了,但可能读起来比较干巴;如果再加入丰富的口述史料,就有了代入感,能让人进入历史现场”。尽管口述史料因为个人记忆可能存在的“先天不足”,余戈认为有些极为重要的历史现场,由于没有档案史料的记录,口述史料就成为还原历史唯一的依据,有可能填补某个历史的黑洞。
天才捕手计划创始人、《边水往事》编辑火柴从记忆出发,分享了非虚构原创平台天才捕手计划收集到的故事,该平台创办于 2018 年,目前已用口述记录的方法留下 1000 多个“差点儿没了”的好故事。她意识到,口述故事因为叙述者的多样和丰富,它所组成的是最真实的历史,口述历史中最终能打动人,“读这样故事的人不仅能看到鲜活的人性,还能看到这些故事和这个时代有趣的关联”。这些通过口述方式采集到的故事,除了在新媒体平台得到大量传播,有的结集出版,甚至如同《边水往事》一样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让口述历史的应用成果以更新、更具传播力的方式延续生命与影响。
口述历史方法在影视作品中得以应用的最新成果,还有今年的现象级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该片导演方励登台回顾了创作缘起,“真正下决心把它用纪录电影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在2017年9月9日,我第二次去东极岛海面,要从物理上证明它是里斯本丸的残骸。我突然被触动,是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夕阳西下,海上刮起风,突然意识到脚下有828个像我儿子现在这么大的年轻生命被遗忘了”。该片在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口述历史访谈。方励结合自己对幸存老兵的口述采集过程,认为口述历史最大的魅力是有温度、有情绪、有微表情,和文字完全不一样。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
“在这7天里,有100余位口述历史名家联动,11个国家和地区作品参展,19场活动和3+1个新开放展览,迎接到了1000余人到场,并有300多个世界各地的口述历史团队在和我们一起关注这项活动”,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发起人、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林卉博士介绍了第十届口述历史国际周的各项数据。其中引人注目的,还有阿拉伯地区口述历史学人首次在中国的分享。叙利亚文化部文物与博物馆技术研究院院长玛雅撒·迪布与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奈丽敏·内芙拉受邀来华,介绍了叙利亚首个也是当前唯一一个专注于口述历史的机构家园档案基金会的运作情况。她们认为,两国中有许多共同追求的价值,这也是口述历史真正有意义的地方,“我们共享的价值包括博爱,包括一起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向往更美好的未来,因此口述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在该方面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让更多人参与到口述历史之中,也期待看到中国更多元的口述历史事业”。
据悉,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是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在持续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和资料收集的同时,为推动这一领域学术交流与国际传播活动而搭建的一个国际性平台,由口述历史国际学术沙龙、年度纪录影像展映、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年度国际口述历史项目分享和“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等众多版块组成。林卉表示,2025年起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将更名为“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展”,以期更加高效地促进中国及国际口述历史界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更多同人参与其中,找到更多更大的传播场域。(图片由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