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7/ 19 13:10: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评:在生命禁区为生命护航

字体:

  “榜样如灯 照亮初心”系列网评之十三:

  徐 可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在这样的生命禁区里修建青藏铁路,本就是挑战极限。然而,14万筑路大军在此修路的4年间,连续高强度作业,却未发生一例因高原脑水肿、肺水肿等高原常见病而死亡的事故,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被誉为“马背院士”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以及他所带领的医学团队。

  他曾说:“哪个地方的海拔高,哪个地方最偏远,哪里的资料就最宝贵”。为此,他不惜“粉身碎骨”。为给高原上的牧民们看病并采集第一手数据资料,他曾经历过无数次车祸,能数清的是身上的14处骨折;为做全国最大的高低压综合舱第一次人体模拟试验,他毫不犹豫进入舱体,却被急速下降的气压打穿了鼓膜。

  他曾说:“我这一辈子,最缺时间”“没有人能重复一生,有的是今天”。为此,他惜时如金、步履不停。他把帐篷扎在雪域高原,将实验室建在世界屋脊,白天与牦牛为伴,夜晚独坐酥油灯前。长期的高原紫外线辐射让他的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通过手术治疗植入人工晶体后,一到晚上,他的两只眼睛就发绿,对此,他戏说他的眼睛是“狼眼睛”。

  一件事,一生情;一颗心,一世爱。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依然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工作,跋涉依旧、不曾止步。从西藏的墨脱,到珠穆朗玛峰上的营地;从西宁到果洛的阿尼玛卿雪山脚下……是吴天一跋涉过的足迹,也是无数扎根高原,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医者足迹。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执着坚守;艰难和困苦,无法阻止他们将根越扎越深。

  延伸阅读:

  新华网评:承“守常”之志 怀“守常”之心

  新华网评:“一碗水端平”稳了团结,也富了村庄

  新华网评:英雄无言 岁月有声

  新华网评:撑起一把把“伞” 架起一座座“桥”

  新华网评:捧一颗初心,做扎根草原的红柳

  新华网评:“红旗”指引 且歌且行

  新华网评:干成一件事 福荫几代人

  新华网评:亮的是“焊花”,守的是初心

  新华网评:一朵“兰花”,芬芳全城

  新华网评:“38个弹孔”是特别的勋章

  新华网评:护的是海,守的是“根”

  新华网评:一段“渡江传奇”,一个初心故事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66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