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0/ 20 08:13:19
来源:工人日报

把鲜花和掌声送给“备份英雄”

字体:

  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伴月升空,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开始了为期半年的空间站生活。至此,我国“上过天”的航天员已有13位,这一数量是我国所有航天员人数的三分之一。

  今年早些时候,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在天宫号空间站展示了一张我国现役共34位航天员的合影。其中有一个人显得很特别,他是我国第一批航天员中唯一尚未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邓清明。

  自1998年宣誓成为一名航天员,23年间,邓清明每一天都在为实现飞天梦想而努力。然而因为微弱的差距,他先后错过了成为神舟九号、十号、十一号执飞航天员的机会,并数次进入备份乘组。

  每一次从零开始备战,邓清明都和主份航天员一样完成同样数量、难度和标准的训练。为了保留圆梦希望,2013年时,邓清明忍着肾脏插管、尿血一个月的痛苦,取出了体内非常小的一颗结石。

  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然坚持训练。他说他永远记得,和自己同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陈全说过,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我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通过媒体报道,人们了解了邓清明的故事,给予了他不亚于任何飞天航天员的赞扬和肯定——“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鬓微霜,又何妨?”“你同样是中国航天的英雄。”

  事实上,除了邓清明,在中国航天史上,还有包括陈全等在内的5名直到退役也没能飞上太空的航天员。然而,正是有了他们与战友间相互督促、你追我赶的训练,才让我国拥有了各方面素质均过硬的飞天好手;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多年一丝不苟地执行备份任务,才让所有参与发射任务的人既踏实又安心。

  在那些圆梦太空的航天员中,聂海胜也曾3次备份,驾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对接的刘旺,则为那一刻准备了整整14年。

  这样的“备份英雄”,同样存在于其他领域。在2015年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经过严格训练的女飞行员陶佳莉作为备份和编队战机一起起飞,但没有通过天安门广场。她说,这也是一种受阅,检阅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对待不同分工的工作标准。

  任务或有主份备份之分,对待任务的态度却没有主份备份之别。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作为P卡(替补)选手的王曼昱在队友因伤退出后临时出战,以出色发挥帮助中国女乒拿下团体金牌。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自备战起就有与拟上场队员同样强度和标准的训练,没有与她们同样的实力,她很难有那样的好状态。

  聂海胜在展示航天员的合照时说,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是全体航天员的责任和任务,因此带大家上太空“感受感受”。实际上,除了有幸被亿万人关注的执飞航天员,除了因“北京明白”而走红的调度员,我国每向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一步,背后都有许多默默付出的人。让人感动又惊喜的是,受邓清明影响,他的女儿也成了一名航天人——在不被聚光灯照亮的地方,为实现国人对浩瀚宇宙的探索贡献着力量。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代传一代、一代接一代,正是因为在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有诸多像邓清明这样的基石一般的存在,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一次次触摸新高度、实现新突破。而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面对荣誉竞而不争,面对机会时刻准备,只要尽到最大努力,无愧于最开始对梦想的承诺和执念,即使一生都在备份着,也同样值得被尊重,同样应该获得鲜花和掌声。(罗筱晓)

【纠错】 【责任编辑:冯文雅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9801112797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