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不办泼水节”,这个回复很务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4 09:03:52
来源:新京报

“重庆不办泼水节”,这个回复很务实

字体:

  据报道,有网友建议,云南西双版纳的泼水节吸引国内外游客慕名前往,重庆市作为夏季高温天气的城市,是否可以举办泼水节?对此,重庆市文化旅游委表示,泼水节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该市不适宜复制举办泼水节。

  泼水节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水仗”,它是特定地域历史和民俗的综合体现。因此,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的回复,不仅展现了对文化多样性和地域特色的理解和尊重,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一种理性与务实之举。

  一般而言,特色节日建立在一定的地域特色、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诚如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所回复的,泼水节是我国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新年节日,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可见,其节日的举办具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依托。

  因此,对云南西双版纳等部分地区而言,一到了节日期间,不论是当地民众还是去当地旅游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做好了“泼与被泼”的心理准备。

  也是由于这份文化认同的存在,无论是对本地人还是游客而言,在“泼与被泼”的过程中,民众对个中分寸与尺度的拿捏,也在多年的节日娱乐中形成了某种默契,以尽量减少安全事故和口角纠纷等问题的出现。

  然而,这种文化认同需要长期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浸润,是泼水节能够举行的重要基础,并非短期内就能建立。因此,如果将类似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节日复制粘贴到另一座“天气很热的”城市,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或将大大增加。

  事实上,一座城市对文化活动的策划与推广,应更加注重本土化与创新,而非简单移植外地文化元素。与其追求短期的热点效应,不如深度挖掘自身文化底蕴。

  尤其是泼水节这类具有地域特色、知名的民俗活动,其精髓难以在其他地方全然呈现,更不能轻易被其他城市简单移植。若盲目照搬,不仅可能削弱其原生魅力,还容易陷入东施效颦的尴尬境地,最终弄巧成拙,造成巨大的公共服务资源浪费。(马小龙)

【纠错】 【责任编辑: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