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 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可只要“面子”不顾“里子”
新华网记者陆华东、赵久龙、陈席元
主干路两侧反复割草、干净整洁,但村内的背街小巷脏乱差;
新村光鲜亮丽,老村却破败不堪,生活垃圾、碎砖块满地都是;
只顾修建看得见的楼房、道路和绿化带,却对地下供水、污水排放、燃气等管道建设投入不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村民对这样的人居环境整治表示不满,称它们是“面子工程”“没啥用”。
村容村貌改善,带来人居环境舒适度提升,本是一件好事,却沦为村民吐槽的“面子工程”。当真是,只有“面子”没有“里子”。
“表里不一”的环境治理投入,一方面割裂村庄,制造村民内部和干群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还会导致本应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改善民生的资金被稀释、分流,迟滞乡村振兴步伐。过度“好面子”还会加重基层资金压力,甚至滋生“蝇贪蚁腐”。
重“面子”轻“里子”,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政绩观,也折射出考核的“畸形”。一些领导干部急于出政绩,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检查,此类现象值得警惕。
建设“表里如一”的美丽乡村,必须厚筑“底子”、夯实“里子”。如此,广大村民才会有获得感,才能支持并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人人满意”带动“人人参与”。
延伸阅读:
新华网三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乱象”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