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如是绘》:一群人,一件事,坚持了近三十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08 10:20:05
来源:北京日报

《敦煌如是绘》:一群人,一件事,坚持了近三十年

字体:

《敦煌如是绘》 敦煌画院 著绘 中信出版社

  我们都曾学过这样一段历史:1900年,道士王圆箓偶然间发现藏经洞,他各处奔走,希望政府能够予以重视,将此保护起来,但是处在风雨飘摇之际的清朝和清政府,无暇顾及这等“小事儿”。王道士守着藏经洞7年,而后英国人斯坦因到来,在他的巧言令色之下,仅用四锭马蹄银就骗走了24箱写本和5箱艺术品。自此,列强各国伪装其盗窃者的身份,疯狂攫取洞窟中的珍宝……

  现今敦煌莫高窟文物珍宝所剩寥寥,唯有敦煌壁画,因“剥离”困难而侥幸留存大半。

  上千年来,敦煌壁画因为时间、风沙、气候或人为破坏等种种原因,导致不可逆的剥落和破坏。现在仍没有技术可以阻止敦煌壁画变得“像酥团一样”,也许,有一天敦煌壁画会永远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值得安慰的是,作为敦煌壁画的守护者,一群画师三十年来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临摹壁画。他们坚信只有被看到,技法被传承,敦煌壁画才能继续“活”下去。

  敦煌画院一直深耕于敦煌艺术领域,长期探索泥本临摹技法,真实还原壁画的本色,是国内唯一大规模使用这种技术复制敦煌壁画的机构。为了唤起更广泛的大众认同,推进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敦煌背后的故事,真正读懂敦煌,敦煌画院30年来首次出书《敦煌如是绘——接续1600年美的历程》,将精心打磨多年的泥本摹绘壁画一次性展示给读者。敦煌如是绘,即敦煌是此般绘成的。

  《敦煌如是绘》开篇,访谈了6位临摹人,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壁画临摹者诚恳真挚的匠心。

  敦煌画院副院长沈永平介绍泥本临摹时这样说:泥本临摹,光做板就需要十多天。所以一般一幅大壁画要画七八个月,有的甚至要画一年多。根据内容的繁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一样。除了时间久,在泥本上临摹必须尽量做到零失误,纸上临摹可以通过拷贝再修改,泥本上则不行,画师需要在泥本墙面徒手起稿,去修改就会把墙面弄坏,整体的效果就会有差异。

  敦煌画院现任院长宋灵说起泥本临摹的困难点时,总结了这样几点:泥本临摹的泥板制作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泥土特性;泥本临摹的勾线、着色等技法和纸本临摹很不一样。他说,画一幅同等尺幅的泥本和纸本,从耗费时间上来讲,泥本临摹需要纸本临摹两到三倍的时间。画师们将毕生精力投入大漠之中,通过敦煌壁画临摹这种方式和历史上的绘画者对话,实现心意相通,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在世界,实现智慧的涌现。

  而在被问及“临摹壁画,对个人的艺术方面和身心修养的影响”时,各位临摹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苏柏斗说:临摹、绘画是一个静心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线条、人物造型去慢慢和古人进行对话,去感受古人的气息。

  萧颖说:看到古人的作品越多、临摹得越多,人就变得越来越接近于大地,会包容更多的东西。

  宜宣说:学习临摹壁画之后,在艺术、审美等方面又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身心修养方面,性格不会像原来那么急躁,有了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

  ……

  面对有人质疑壁画临摹的意义,他们也回应道:绘画技艺的传承,只依靠3D打印是传承不了的,通过图片、高清照片版本留存下来的壁画,是没有心态、气息和生动感的。

  临摹本身也是一种传承和保护。敦煌洞窟里的壁画不能被搬出来,保护是第一位的。而临摹的泥板画是和洞窟里的壁画最为接近的,可以让人感觉到像在看洞窟里的原壁画。在纸上无论怎么画,把效果做得再好,都不会出现在墙面上的这种感觉。

  敦煌,是由历史上无数人接力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或者说它像一个超大的、跨越千年的、史无前例的密室,里面夹杂着多朝代、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敦煌如是绘》收录的敦煌及榆林壁画,都是珍品中的珍品、至宝中的至宝。书中囊括了104幅代表作品,包括莫高窟不开放的洞窟中的61幅临摹画作,以及6个特窟的17幅临摹画作,难得一见。书中的敦煌壁画既有众生、神将、飞天、九色鹿、妙音鸟等构成的奇幻世界,也有乐舞、饮宴、耕种、杂耍等人间百态,还有玄奘取经、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虎纹、团龙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华美的藻井图案。除了纯粹的审美体验之外,每幅壁画都配以文字解读,带我们进入其创作的历史背景,解析画面细节与艺术特色,教大家如何进行壁画鉴赏。

  比如,对大众而言,飞天几乎就是敦煌壁画的标志和象征。其实,壁画中的飞天多以配角的形象出现——一般在壁画的上端,对整个画面起装饰作用。在敦煌现存比较完整的洞窟中,飞天有4500余身,几乎是窟窟有飞天。最早的飞天概念来自古印度,叫作乾闼婆和紧那罗,分别是香神和歌神,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具体人物逐渐模糊,职责也变得多样,最后变成老百姓理解中能歌善舞的仙女。本书装帧采用特种纸云萱封面,表现土层纹理,岁月留痕,仿若亲手触摸千年洞窟。

  浮光跃金,千年一叹。几代人默默坚守于此,不为名利,只为“我以我笔续敦煌”。他们说,“除了吃饭,就是画画”“画一幅画甚至用上一年”。一群人,一件事,坚持了近三十年,他们却谦虚地说:“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我们也只是点亮了零星的洞窟而已。”(作者:阿信)

【纠错】 【责任编辑: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