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量突破650亿立方米-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09 09:32:56
来源:新华网

涪陵页岩气田累计产量突破650亿立方米

字体:

近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焦页45-Z1HF井放喷测试获日产14.54万立方米高产气流,这是涪陵页岩气田第384口立体开发调整井。得益于立体开发模式,涪陵气田焦石坝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到23.3%,相比2013年开发初期翻了一番。

截至目前,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钻井进尺累计突破500万米,相当于钻透565座珠穆朗玛峰,累计产量突破650亿立方米,为长江经济带沿线8省、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送去洁净能源。

2012年11月,中国石化在涪陵焦石坝实现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焦页1HF井测试获日产20.3万立方米工业气流,拉开了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序幕。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气藏,以游离态或吸附态赋存于页岩裂缝与孔隙中,也被称为“人工气藏”,开采时需要把页岩压碎才能让气体出来,是业界公认的世界级难题,其中水平井钻井和压裂技术尤为关键。十余年来,涪陵页岩气田科技工作者们聚焦超长水平井技术难题,开展降摩减阻、轨迹精准控制、防碰绕障等技术攻关,在优快钻井、精准压裂等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有效提升单井产量和开发效益,推动实现页岩气田少井高产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成功完钻5口页岩气超长水平井,其中焦页18-S12HF井以4286米刷新国内页岩气井最长水平段纪录。

经过十余年开发,涪陵页岩气田面临老区产量递减较快、天然气保供任务重、生产压力大等难题。如何提高采收率并实现持续稳产上产,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问题。

如果把油气资源开采比作“喝豆浆”,常规气藏开采只需要纵向插根“吸管”就能“喝到豆浆”,而页岩气的开采在纵向插入“吸管”后,还需要继续往横向延伸,然后通过压裂把页岩压碎形成通道,才能顺利“喝到豆浆”。立体开发就是为了“喝到更多豆浆”而同时在多个层位使用不同长度的“吸管”。基于页岩品质、应力、裂缝特征精细研究,涪陵气田明确了不同分区的开发层系划分,形成了二层、三层差异化立体开发分区技术政策。

目前,在涪陵页岩气田,已累计部署立体开发调整井超400口,日贡献气量占气田总产量的50.2%,焦石坝区块储量动用率达到85.4%,三层立体开发区采收率提高至44.6%,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压后取芯可以评价人工缝网。为提高页岩气多层立体开发采收率,技术人员持续攻关试验压后钻井取芯技术,准确获取地层数据。今年2月份,焦页66东平台完成5口井压后钻井取芯工作,累计取芯段长1000.51米,全平台整体收获率达99.58%。其中,焦页66-检5井刷新单平台取芯总进尺最长、单井水平段连续取芯进尺最长、水平段芯长最长、单次水平段长筒取芯进尺最长、水平段取芯平均收获率最高5项钻井世界纪录,标志着涪陵页岩气田压后裂缝区钻井取心技术达世界领先水平。

    涪陵页岩气田自开发建设以来,探索形成南方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创新集成页岩气高效开发六大核心技术体系,首创我国页岩气立体开发技术,制定158项页岩气勘探开发标准和规范,取得200件国家专利授权,关键开发技术实现100%国产化,打造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中国样板”。其中牵头制定的《页岩气开发调整方案编制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是我国首个针对页岩气立体开发的行业标准,于今年4月正式实施,将有效助力我国实现页岩气的持续高效开发。

涪陵页岩气田所在地区山川秀丽,是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气田启动开发建设以来,坚决贯彻长江大保护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清洁生产方式,应用网电钻机、电驱压裂取代传统柴驱钻井、压裂,能源消耗平均减少33.2%,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投运国内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气田废水回收利用率达100%;研发绿色环保的页岩超滑水基钻井液,降低页岩气井钻井危废产生量,油基钻屑实行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全力抓好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及固体废物的防治和防控,做好土地与生态保护,被自然资源部评价为“绿色典范”。

据测算,涪陵页岩气田的成功开发建设,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00万吨,相当于植树1.1亿棵,或8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纠错】 【责任编辑:张昊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