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高端绿色智能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0/28 10:29:27
来源:科技日报

专家“把脉”高端绿色智能交通装备产业发展

字体:

永磁牵引、固态电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便民出行的极致在哪里?交通装备的前路在何方?10月24日—25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系统研讨会在京举行。3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多位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绿智新质,交通先行”主题,共同为推动高端绿色智能交通装备产业自主可控和可持续发展“把脉”。

  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建峰指出,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高效的交通装备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实施双碳战略、优化我国能源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的重要手段。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绿色、智能、高效等多个未来交通装备的关键词展示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发展路径。

  “轨道交通是绿色交通的典型代表。”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总裁马云双表示,9月中国中车正式发布“碳+研发”体系,着力打造科学完善、梯次有序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碳”管理被要求嵌入产品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生产运营管控、产品服役过程四个过程。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唐涛认为,人工智能等技术迅速发展,催生轨道交通一系列变革性技术,促进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正朝着自主化方向发展。该团队研发了国内首个完全自主化的基于通信的列控系统(CBTC)成套装备、国内首个完全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FAO)成套装备。在他看来,未来列车将具有更高速度、更高密度,运行环境也更复杂多变,应着重构建下一代列车运行系统的基本架构,“死磕”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

  随着智能化、自主化水平的提升,交通装备的安全性能愈发引人关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王建强重点探讨了人—车—路对象属性分析研究,提出一种新方案,以应对复杂交通环境要素相互耦合、风险来源多样等诸多安全方面的挑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技术体系,研发了系列化测试装备,为高等级自动驾驶上路许可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测试评价工具链,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保驾护航。

  高速列车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核心装备,是典型的“大国重器”。如何让高速列车更高效、更节能?

  “更高速度列车需要更高效的牵引系统,永磁牵引成为全球牵引技术新的竞争高地。谁掌握了永磁技术,谁就掌握了下一代轨道交通技术的话语权。”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表示,永磁牵引技术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运营成本等诸多优势,堪称目前高速列车的“最强心脏”。经过该团队多年攻关,我国第一列装载永磁牵引系统的高铁于2015年在中国中车正式下线。

  “永磁技术在高速列车上应用,能耗可降低10%左右,功率密度可提升20%以上。”冯江华说道,“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高效、高靠谱的磁悬浮技术,研制更高技术、更高等级的高速列车。”

  此次研讨会还发布了20多位院士建言、20多家单位参研的《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系统总体研究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解读该报告时说,未来我们应坚持人才驱动、坚持自主创新,聚焦技术短板,取得关键核心零部件与重大原创交通装备研制的突破,逐步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记者薛岩)

【纠错】 【责任编辑:柳茵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