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派”美术电影何以“绘动世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3 09:05:30
来源:文汇报

“中国气派”美术电影何以“绘动世界”

字体:

“绘动世界”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一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半部百年中国动画史。美猴王、哪吒、阿凡提、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邋遢大王……观众手持“金箍棒”式导览手册,走进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迁址威海路新馆后重新出发的首展“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在序厅与投影多媒体装置里上百个经典动画形象相逢,几代人童年记忆的闸门就此打开。

  创作班底堪称黄金,《大闹天宫》由15.4万幅画稿撑起

  动画电影作为“舶来之物”,自20世纪初引入中国,一代代中国动画人披荆斩棘、不断突破动画创作的技术难题和时代局限,逐步构建起中国美术电影的独特创作体系,以别具一格的“中国气派”不断创造着历史。自1957年创建以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几代工作者不遗余力投入艺术创作,以500多部经典作品,成就了国人自己的动画世界,为动画的“中国学派”贡献力量。集结约1500件文献、模型、影像等不同形式展品的此次展览,是一个关于上海美术电影的综合性文献和艺术展,依“台前”到“幕后”展示逻辑分五个单元推进,多件展品首次公开亮相。“以上海美术电影为代表的中国动画,走出了实验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第三条路,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路。”策展人、动画史学者、空藏动漫资料馆联合创始人傅广超说,这些作品既有风格手法上的探索、创新,又始终坚守着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大众文化表达。

  展览现场,大众最为耳熟能详的《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动画片构成一个个沉浸式“故事盒”,结合文献、实物和访谈,巨细无遗地呈现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场景,满满承载一代美术电影人的探索和开拓精神。

  一甲子以前创作的《大闹天宫》,被视为中国民族风格动画长片的里程碑之作,竟然由15.4万幅画稿撑起。一组六幅孙悟空动态草图此次首次展出,出自陆青的设计。草图也就A4纸大小,其中一张密密麻麻,以简练精到的炭笔线条勾勒出一连15个不重样的孙悟空造型,很是传神。《大闹天宫》的创作班底堪称黄金,中国现代绘画领域的宗师张光宇、张正宇为其打造了兼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手法、西方现代绘画观念的视觉体系,动画设计更汇集当时美影厂最精锐的青年人才,陆青正是其中或被忽略的一个名字。傅广超告诉记者,此前业内对陆青的认知,集中在她为《大闹天宫》绘制的玉皇大帝部分,此次公开的这组草图,揭示出她为片中的孙悟空部分同样贡献不小,像是孙悟空偷吃金丹的经典一幕就出自其手。陆青对于《大闹天宫》的某些前期构想最终或许并未出现在成片中,但这些草图体现出她在探索京剧艺术高度写意的程式化美学中的努力。

  美术电影工作室场景搬入展厅,展现有限条件下的奇思妙想

  再看诞生于1979年的《哪吒闹海》,其营造的“人神鬼兽同台表演、关海洞天景色齐全”奇观令人难忘。该片筹备期间主创人员前往山东沿海采风的一组照片,以及基于现实场景创作的场景、道具设计,在此次展览中也首次露面。原来,片中故事的重要发生地——东海边的陈塘关,外景正是以烟台蓬莱阁为原型创作的。

  最令观众感到惊喜的,是策展方特意将动画(手绘)、木偶、剪纸、折纸等不同片种的美术电影工作室场景搬入展厅,揭秘其依媒介而异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法。其中,“木偶工作室”特邀木偶、皮影造型专家焦达复原经典动画《阿凡提的故事》中的“大巴扎”场景,以创作过程视频,结合制作“阿凡提”所需的材料、工具,立体式呈现木偶片工作室的制作场景,只见鲜艳的色彩有着浓郁的民族风,人物形象则憨态可掬。“剪纸工作室”的工作台上,正打开剪纸动画片《渔童》的诞生场景,丰富的表情剪纸,似在为刚正勇敢的渔童和奸猾狡诈的洋大人不断换脸、换衣、换发型。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不同片种的工作台上几乎都放置着一面老式镜子。一个隐秘的细节由此透露:设计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时对着镜子做动作、摆表情,再迅即将其画下。众多场景中的细节,无不展现当时创作者们在有限条件下的奇思妙想和探索精神。

  上海美术电影不是过去式的文化现象,而是现在进行时的文化现场。展览在致敬的同时,也揭示出独特创作体系、美学精神所留下的许多珍贵思想财富,希望给今天的动画创作以激励与启示。(记者 范昕)

【纠错】 【责任编辑: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