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敦煌召唤,国话赴陇采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8 10:36:09
来源:新华网

千年敦煌召唤,国话赴陇采风

字体:

  近日,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前往甘肃敦煌展开为期数天的第一轮创作采风。

  在5月26日下午举办的《中国国家话剧院、敦煌研究院交流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编剧、导演田沁鑫感慨万千,她表示,创作团队将把此行收获的惊喜、感动和震撼,连同推动文艺创新的决心,一同倾注到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之中,力求呈现一部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明回响和时代华彩。

  

  中国国家话剧院、敦煌研究院交流座谈会合影

  当中国国家话剧院遇见敦煌研究院,两大“顶级文化体”的缤纷碰撞,为《受到召唤·敦煌》注入了宝贵信心与坚实力量。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党委书记巩保江,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院长苏伯民,剧组主创、主要演员等,围绕如何推动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开充分交流。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酒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义战鹰,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石琳等当地省市领导莅临座谈会并深切指导内容议题,表示全力配合剧目相关工作,预祝作品圆满成功,期待再次引爆“敦煌热”!

  

  敦煌研究院向中国国家话剧院赠送《鹿王本生图》画卷

  

  敦煌研究院向中国国家话剧院赠送“沙漠玫瑰”

  座谈会尾声,中国国家话剧院向敦煌研究院赠出了院团近几年重点剧目的签名海报;敦煌研究院向中国国家话剧院赠送了一幅《鹿王本生图》画卷,以及一株拥有美好寓意的“沙漠玫瑰”,并寄语“守护敦煌,一眼千年”“传承莫高精神,凝聚青春力量”!

  为什么被“召唤”?

  因为一眼千年的敦煌魅力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永霞

  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正是在文化使命的“召唤”下,希望向祖国献上一份体现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庆典之作。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田沁鑫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编剧、导演

  田沁鑫院长在座谈会上进一步表示,“我们由衷感动于80年来几代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我们希望用守正创新的文艺探索,穿越敦煌风烟,编织出当代年轻人和青年常书鸿先生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以新颖的现代故事、青春的活力表达,召唤更多人对敦煌的心向往之。”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 赵声良

  “当年,常书鸿先生为什么放弃法国优渥的生活,当起了敦煌的守护神?因为他第一次看到敦煌艺术作品的时候,非常震撼,这一下子激发起了他的民族自信心”,赵声良书记表示,自己1984年第一次看到敦煌画册时,也是类似的心情,所以他完全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扎根大漠、守护敦煌,“敦煌是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敦煌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地方,创新性是我们今天的艺术最应该继承的,期待这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敦煌的魅力!”

  

  敦煌研究院院长 苏伯民

  苏伯民院长表示,“《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应该在指示精神的激励下,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走向世界舞台。”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表示:“甘肃是文化大省,这座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太需要艺术家们的重磅宣介推广。我们热切期待能有更多选题聚焦这里,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共同为文化强国建设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从老一辈到新生代

  “召唤”从未停止

  “大家在这里坚守这么多年,可以给我们分享一些你们难忘的故事吗?”

  “新一代的大学生,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待遇好吗?”

  座谈会上,剧组主创们带着满腹的好奇,向敦煌研究院的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们发问。来到敦煌之前,大家已经熟知了很多关于老一辈敦煌人荡气回肠的坚守故事,于是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更年轻的一代人,又在经历着怎样的“召唤”?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张小刚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是湖北武汉人,2000年自武汉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后,在大学老师的鼓励下,来到了敦煌。这些年间,外面的诱惑一直都在,但他始终记着樊锦诗院长说过的话:“与千年洞窟相比,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我们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与敦煌相伴,为保护莫高窟尽一份绵薄之力,就是极大的幸福。”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学计算机出身,本想当一个程序员,机缘巧合来到敦煌之后,发现这里可以让本专业发挥更大的价值,“敦煌虽然偏僻,但很国际化,最新兴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赵晓星是1980年生人,1981年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的《九色鹿》,让她自小就和敦煌之间产生了奇妙的连结。长大后,她报考了兰州大学历史系,又坚定地选择了敦煌研究所的硕博连读,并成为了敦煌学研究所的第一个全日制博士。

  

  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 张艺兴

  “第一轮创作采风里,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大爱,现在想听听你们的小爱,能讲讲你们的爱情故事吗?”在《受到召唤·敦煌》中担任主演的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演员张艺兴,提出了一个戳中很多人内心柔软的问题。能在大漠坚守,已是不易,还能让爱情之花在这里鲜艳不败,必是莫大的考验。

  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韩卫盟清晰地记得,自己是2003年7月14日,和爱人一起来的敦煌,“到了之后,有点打退堂鼓,但是爱人比较犟,她说她喜欢这个地方,她坚决不走,我也就跟着留下了。”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副主任王慧慧,也是因为爱情,追寻而来,哪怕茫茫戈壁对她一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但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我也告诉自己,既然去了,就不要混日子。我研究院史,那么多比我厉害的前辈,面对更残酷的环境,都义无反顾,我能和他们一样守护敦煌,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变得不一样了。”

  从事丝绸之路乐舞研究的在站博士后汪雪,是为了敦煌曾经放弃过一段爱情的人,“因为这里有我所热爱的一切,历史、音乐、舞蹈、绘画……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围绕着我,所有美好的人都围绕着我。我特别喜欢音乐话剧名称里的‘召唤’,‘召唤’就是你心里的种子发芽了,本来不会说话的东西,用超越语言的方式,联系到了你。”

  本次座谈会上,敦煌研究院向中国国家话剧院送出的“沙漠玫瑰”,意蕴隽永。这种植物耐干旱、喜阳光,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既寓意美丽的爱情,也是友谊地久天长的象征。

  积极构建创新IP

  激发更新样态的“召唤”

  很多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看莫高窟的信仰,看月牙泉的顽强,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看曾经的盛世大唐……”

  敦煌对每个人的召唤,各有不同。为了借助《受到召唤·敦煌》这部音乐话剧激发更多层次、更大范围的“召唤”,国家话剧院既希望打造一部集“戏剧艺术+数字科技”的创新之作,更希望构建创新IP,以多样化的表达、跨界式的整合,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得作品突破传统的物理边界,触及广泛的受众群体。

  

  中国国家话剧院向敦煌研究院赠送重点剧目签名海报

  据田沁鑫院长在座谈会上介绍,在艺术上,《受到召唤·敦煌》将以话剧结合音乐、舞蹈、壁画、建筑等诸多敦煌艺术元素;在形式上,该剧将创造多空间多线性叙事结构,体现从法国、到北京、到敦煌的时代际遇,同时通过超清数字影音技术和流媒体传输等技术,以工程化的设计,制作“戏剧+电影+数字”的戏剧大片,为观众带来“数字演艺”新体验;在传播上,作品定于2024年11月在北京首演,届时将与中影集团合作,同步推出全国电影院线直播,力求最大化扩大国际影响力。

  

  采风团队在甘肃演艺集团领导陪同下观摩《乐动敦煌》

  广泛的融合,意味着主创团队必须充分汲取创新的灵感。在第一轮创作采风中,著名作曲家金培达,主演张艺兴、中国国家话剧院数字演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苏子航,数字演艺融媒体中心项目负责人李亚洲,导演高蕾蕾、温琦、赵志鹏,以及舞美设计王琛、灯光设计王琦、多媒体设计邹四维、舞美设计李晨曦等实力主创马不停蹄。

  从敦煌市博物馆、敦煌书局,到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再到敦煌莫高窟,主创团队脚踏实地,沉浸领略璀璨的艺术宝库和壮阔的大漠风情,持续被感动,不断有发现,总能被震撼。

  第一轮调研时间终究有限,但脚踏实地的意义,就是实现身心与天地的连结。这份深情和敬意,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燃烧。正如张永霞部长所说:“敦煌这个地方,只要你来过,就一定会热爱,只要有热爱,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实现不了的奇迹。”

【纠错】 【责任编辑: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