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新”潮澎湃入“夏”来——写在2024企业家江夏行闭幕之际-新华网
新华网 > 公司 > 正文
2024 06/30 08:00:00
来源:新华网

“新”潮澎湃入“夏”来——写在2024企业家江夏行闭幕之际

字体:

新华网江夏6月30日电题:“新”潮澎湃入“夏”来——写在2024企业家江夏行闭幕之际

记者 胡可璐

仲夏时节,万物竞发;大美江夏,向“新”而行。

6月29日,由新华社湖北分社、新华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主办的“向新而行 向上生长——2024企业家江夏行”圆满落幕。500余名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共聚长江之滨、汤逊湖畔,感受“楚天首县”的生生不息与千年蝶变。

众商云集、聚焦前沿,这是一场启迪思想的盛会;产业推介、投资洽谈,这是一次开放合作之行;案例征集、成果发布,这是一曲激荡新动能的澎湃交响。

从楚水长歌的历史深处走来,以开放胸怀向锦绣未来奔去。江夏,这座千年古郡正迸发强韧厚重的生命力,呈现未来之城的万千气象。

向“新”求“质” 重塑产业跃升之路

2024年行至年中,翻开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新质生产力加速演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保持韧性。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智能车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7%……

中国经济提“质”向“新”,成色更足。专家学者、企业家江夏之行,探寻经济脉动。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以“背离”、“分化”、“调整”、“适应”、“耐心”五大关键词总结中国经济新变化。“当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升级有差异,需要以新视角看待地方经济发展。企业要‘跳出来’寻找弯道超车机遇,以持之以恒的耐心投资中国,以强大韧性实现生产力跃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不我待。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说,中企研持续推动广大企业当好国家创新发展的引领者,站在更高维度、更高纬度把握企业在国家发展大局当中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天与60余位浙江企业代表共同来到江夏,希望通过此次江夏行,加强浙江企业与湖北企业的交流合作,促成两地企业共享资源,拓展市场,合作共赢。”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委统战部原部长,浙江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汤黎路说。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企业要当好“排头兵”。

由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何志毅团队编写的《中国产业领军企业2024》排行榜正式发布,该榜单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为全球产业格局演变提供有力证据。

何志毅指出,榜单筛选出全球4501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是基于全球产业格局研究的一个成果,既展示了中国产业领军企业的风采,也体现了中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实力和地位,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新视角。

在经济学家樊纲看来,追求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传统产业,不能忽视产业链生态,不能忽视模仿创新,不能忽视爬坡过坎。企业家不仅要关注技术创新,更要创造新市场、新商业模式,持续保持活力,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中盐集团正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现代盐业注入新的动能。”身处传统产业,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耀强如是说。

以3000年中医药文化和齐鲁文化为根,东阿阿胶走出了一条“双轮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子。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程杰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东阿阿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引领全国滋补健康产业迈向一流。

华彬集团工业执行总裁张立刚说,数字技术让传统加工企业实现全生产要素提升。目前,华彬集团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些成果更深入地融入到企业各个方面。

今天的中国,一幅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传统产业焕新的新质生产力蓝图,正在神州大地徐徐展开。江夏行期间,2024新质生产力发展案例征集正式启动。面向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等各类主体,以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化提升为核心参考,凸显先进生产力的典型示范性,以鲜活案例讲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故事,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洪流。

双向奔赴 用“营商”换“赢商”

尽揽楚中繁盛,通达五湖四海。

踏上江夏这片古老的土地,往事越千年。寻访先民繁衍生息的遗迹,聆听赤壁群雄的鼓角争鸣,涵养长江之滨的氤氲灵气,蕴藏诗人笔下的烟火繁华。

今天的江夏,激发“楚天首县”之能,砥砺“中部示范”之为。2023年江夏地区生产总值达1170亿元,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创新百强、工业百强和投资竞争力百强,夺得城市吸引力、科技创新指数、省级开发区3项全省第一,成为武汉工业经济主战场。

面对从各地赶来赴会的企业家,江夏诚意十足。“江夏作为湖北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正在积极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塑新时代武汉支柱,提供新质生产力的区县探索。”中共江夏区委书记张斐说。

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和鲜明的特色优势,江夏区因地制宜探索生命、生活、生意“三生融合”的新质生产力,明确“3311”的产业体系,车、光、康“三箭齐发”,创新竞逐“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三大新兴赛道,超前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处于“中部示范、千亿倍增”的关键机遇期,江夏抓项目、拼经济、促创新、优环境,累计发放惠企补贴20亿元,成为企业家的创新高地、创业福地、创造宝地。

楚能新能源、金盘科技、江夏实验室、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阳光创谷、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3天时间里,80余位企业家开启新时代江夏行,调研考察、投资洽谈,畅谈江夏区营商环境、产业活力。

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唐元认为,江夏区地域面积广,生态环境优良,投资环境优越,发展潜力巨大。

“我深切感受到了江夏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和强大实力。这里为企业提供了极佳的创新环境和全方位支持,是科技与创新的热土。” 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陕西兰环环境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天举在考察后说。

“九年前,我们在江夏区投资50多亿元。这些年一直在思索,除了在生态环境领域,如何把中信更多资源如汽车产业、大健康产业引入江夏,期待与江夏区有更多合作投资机会。”中信环境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书平说。

最终,浙江省企业联合会以及广联航空、盛帆电子等20余家企业与江夏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项目涵盖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大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未来产业等多个领域,总签约额达230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座城的诚意与决心,也是一场政企的“双向奔赴”。

大江大湖,白云黄鹤,凤鸣楚天,千年回响。俯瞰江夏,犹如振翅翱翔的“凤凰”,承载着企业腾飞的梦想。

角逐未来 企业家们的“江夏时间”

向高而攀,向新而进。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是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数智化是制造业的“最强大脑”。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在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上表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抉择。企业只有躬身入局,勇于探索、敢于实践,才能开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未来。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说,当前,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成果快速涌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基础。高通公司一直沿着商用5G Advanced和人工智能这两条技术主线赋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市场部总裁刘湘雯说,生成式AI的影响在制造业铺面而来,阿里云在此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致力于以数字化技术助力制造企业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当前,以颠覆性技术催生出的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消费新潜能,是新质生产力加速渗透、推动消费变革的生动写照。在“国民消费品牌创新生态交流会”上,国内首个消费品行业AI大模型“神农”正式发布。取名于中华民族传说中的农业始祖,“神农”致力于通过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品牌打造、市场分析、消费者洞察、行业辟谣、文生图片及视频、品牌数字孪生等多个领域提供全方位智能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效运营。

修筑“智慧的路”,布局“强大的云”,打造“聪明的车”。乘着“新质生产力”东风,发挥东道主优势,岚图汽车亮相企业家“江夏行”。

岚图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博晓说,岚图汽车1-6月实现了超过行业平均增幅的良性增长,成为在高端新能源行列站稳脚跟的造车“国家队”。岚图不只是武汉的岚图、中国的岚图,更希望是世界的岚图,为全球用户提供更高价值,成为“中国智造”新名片。

有务实合作、累累硕果,也有文化交融、美美与共。

江夏行期间,“蓝天净土高原画派·中国艺术名家采风写生基地”文化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重新审视大美山河博大的精神境界,创作新时代的大美篇章。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

行走江夏、思想碰撞、链接资源、共话未来……短短3天时间,企业家们的“江夏时间”行程繁忙,收获满满。

站在历史的渡口,江夏摆渡着古老与现代,链接着过去与未来。中部地区崛起的强势腾飞,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位,新质生产力的澎湃热潮,产业转型升级的激越号角……机遇叠加,蓄势待发;敢闯敢干,大有可为,共绘新时代中部崛起美丽画卷,这片投资热土的未来叙事正在精彩书写……

【纠错】 【责任编辑:胡可璐】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