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丨追新逐绿 能源革命绘就美丽中国崭新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7/01 11:17:17
来源:新华网

向新而行丨追新逐绿 能源革命绘就美丽中国崭新篇章

字体:

新华网江夏7月1日电(记者索炜、杨静)新质发展,绿色前行。

6月28日,2024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思享荟(下称“思享荟”)在武汉市江夏区举行。思享荟汇聚了来自环境、能源、冶金、供应链等领域的顶尖企业家、专家学者,聚力绿色未来发展新思路、新趋势,绘就美丽中国产业靓丽篇章。

图为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

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在致辞中表示,我们正站在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即将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号角即将吹响。以创新为驱动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图为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向亮

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向亮在致辞中介绍,江夏区作为武汉市的“生态后院”,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点,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落户。

变革、创新、协同 产业追“新”逐“绿”育新机

当前,绿色低碳实践不断深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潮流所向、大势所趋。面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企业家、转接们在思享荟上给出了“变革”“创新”“协同”的远望思考。

环境保护产业内在逻辑正发生深刻变化。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书平认为,行业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工艺流程的优化,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运营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环境产业应积极转型发展,一是要积极培育壮大第二增长曲线,畅通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积极拓展生态环保行业的新场景。二是要加快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三是大力探索实践EOD模式,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相关产业开发一体设计、一体实施、一体落地,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问题,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外部经济内部化EOD模式。

图为中信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书平

“我们推动绿色建造技术再提高、再拔尖、再突破。”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鹏从冶金建设与环境治理方面,分享了绿色建造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为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环保政策,中国一冶持续推进冶金环保改造技术、绿色材料及节能建筑技术的研发,主持制定多项耐火材料国际标准。相关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大型工业炉窑,每年节约工程建造成本800万元以上,碳排放量减少7%。

 

图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鹏

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思享荟上,多位嘉宾强调了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指出,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实现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结合新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以及构建多元能源并存的架构,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油气行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通过减碳、用碳、替碳、埋碳等措施,实现碳排放的有效降低。他呼吁政府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推动油气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图为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

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中国欧盟协会理事、碳中和50人论坛秘书长王稚晟则从国际视角分享了欧盟在绿色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他表示,尽管欧盟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和波折,但其绿色发展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王稚晟呼吁中国企业在绿色发展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图为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中国欧盟协会理事、碳中和50人论坛秘书长王稚晟

“数字化、智能化、加上与绿色低碳的融合,将会带来新的绿色新质生产力,也将促进我们的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指出,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上,更体现在生产要素的创新型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上。他强调,政府需出台更多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产业升级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的构建。

 

图为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

技术突破、资本加持 共迎绿色低碳市场机遇与挑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经济面临复杂的内外部格局,投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绿色低碳市场正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分别以“聚力攻坚 蓄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动能”和“求同存异 共话绿色低碳技术投融资”为主题的对话上,业界嘉宾就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生态圈建设、绿色低碳技术与投融资合力等角度进行了深度研讨。

共迎、共赢。技术创新与盈利能力始终是产业长期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话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原所长银温泉表示,随着产业升级不断迈出新步伐,产业如何在技术上进行革命性突破,如何创新生产要素配置,如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如何做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值得思考。

产业已经率先投身实践。基建产业方面,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盛宝安指出,科技创新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需通过集成开发、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等手段,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总院院长杨军介绍,中国通信建设集团通过创建全球首个零碳通信信息网络联合实验室,研究节能技术、储能技术、绿能技术及碳轨迹等领域,推动通信行业的绿色转型。

近年来,随着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产业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进入了深度调整的周期。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邱长斌表示,希望通过自身产品技术创新来构建企业的护城河,只有拥有核心技术、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稳定的产品系统,以及国际化视野,才能逐渐胜出。

光热技术调峰保供、超高频超高功率封装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卢智恒、德布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锐、宁波搭把手生态数字有限公司总经理闵亚军等产业嘉宾介绍了诸多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实践。

 

以绿色金融赋能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具有长周期、高风险以及与多领域紧密相关的特点。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人虎指出,尽管绿色低碳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潜在的长期巨大回报和技术护城河对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兴盛天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许然表示,绿色低碳技术的投融资需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技术先进性,同时需考虑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客户的价值认同。北京晨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阳则表示,在当前的波动周期内,绿色低碳行业需更加关注细分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竞争力,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投资。

以智能化、数字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普表示,供应链服务通过整合、共享、协同、创新拥抱新质生产力,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协同,用数字化与智能化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使供应链成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的强大支撑。震坤行西南华中区域副总经理高远翔介绍说,公司做的数字化一站式工业用品服务平台,聚焦工业、服务业To B类企业的数字化采购体系。“从企业的需求到采购最后到交付,在全流程中保证企业生产过程当中需要的辅料、耗材、备品、备件做到一站式的服务,而且在更高效透明的前提下达到降本的要求。”

探索者、行动派 政企学研媒合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埋头赶路时,也要时常抬头看天。

为提供提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前沿思路、总结零碳负碳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寻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行动派,新华网在思享荟上发布了2024“双碳”创新示范案例(首批),并启动了“新质生产力高质行”系列调研。

 

图为新华网党委常委、副总裁杨庆兵

2024“双碳”创新示范案例(首批)共12个,案例广泛覆盖了制造业、供应链产业、包括光伏、储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基建行业、环境产业、运输业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与行业。其中,共有2个典型项目入选2024“双碳”杰出贡献案例,4个典型项目入选“双碳”科技创新优秀案例,6个典型项目入选2024“双碳”产业创新优秀案例。

新华网党委常委、副总裁杨庆兵在发布案例时表示,绿色低碳必须与科技结合,绿色低碳必须与数据结合,绿色低碳必须与服务业结合,绿色低碳必须与智能化结合。他说:“我国许多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把科技成果向产业延伸,不仅仅停留在研究端,还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更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为嘉宾共同启动新质生产力高质行

今天的中国正向“新”而行,向“新”而进。新质生产力作为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的力量。新质生产力高质行计划深入地方、园区、企业一线,深入调研全国各地各行业各企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与探索,挖掘经验做法亮点,聚焦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以及新场景、新应用等以融媒形式生动展示新质生产力一线创新发展故事。当天,新华网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彭曼妮与业界嘉宾共同对新质生产高质行进行了启动。

2024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思享荟是2024企业家江夏行活动(下称“活动”)的平行交流会之一,为期三天的2024企业家江夏行活动包括产业发展会议、地方重点项目考察、产业推介、投资合作项目签约、全球产业研究成果发布、文化交流活动等多项精彩内容。

【纠错】 【责任编辑:索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