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潮州文化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潮州工艺,是潮州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潮州还被誉为“民间工艺博物馆”。
独特的地方本土文化孕育出独特的民间工艺——陈设艺术陶瓷,手拉朱泥壶,金漆木雕,潮州刺绣、抽纱,麦秆画,嵌瓷,大吴泥塑,以及金银饰品、花灯剪纸、潮州鼓乐、竹编制品等40多个传统工艺门类,形成了工艺品种齐全、覆盖面广、体系完整的格局。
潮州工艺中的许多类别,如陶瓷、木雕、剪纸,其源起均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如今,潮州工艺的传承队伍、创新能力、精品力作和产业规模等方面在全国均处于优势地位和领先水平。众多传统工艺门类被列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得潮州市非遗项目数量位居广东省前列。2018年6月4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出决定,命名潮州市为“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
潮州在哪里?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流域,东与福建省漳州市交界,北与梅州市接壤,西与揭阳市相接,南连汕头市。境域东西相距77千米,南北相距82千米。潮州市濒临南海,海域与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相连。海域面积53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36千米。
潮州市下辖潮安区、湘桥区和饶平县。潮州市政府驻湘桥区。
潮州陶瓷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演化有绪。唐宋年间,潮州的陶瓷业有较大发展,潮州城四郊窑场遍布。其产量、工艺、技术水平都居两广地区的前列,产品还大量销往国外。潮州陶瓷在丰厚的历史积淀中孕育而成并逐步壮大。
潮州陶瓷门类齐全,风格独特,形成庞大的产品门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潮州工艺美术瓷包括瓷塑人物、动物,通花瓶及瓷花,各式彩绘花瓶,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日用器皿等,以枫溪瓷塑、通花瓶、潮彩陈设瓷而驰名。潮州工艺美术瓷以瓷质洁白、釉色丰润、选型精美、格调清新著称,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磬的赞誉。
五彩描金花鸟纹天球瓶
北宋青白釉佛像
潮州陶瓷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其独特的风格风靡海内外,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陶瓷产区,陶瓷出口及总产值、销售额均在全国名列前茅,为著名的陶瓷特色区域,2004 年获授“中国瓷都”称号。
潮绣
潮绣与广绣总称粤绣,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地区。
在唐至五代十国时期,潮绣与农业、手工业一样得到长足的发展。迨至清乾隆年间,潮州城已有绣庄20多家,绣品出口南洋一带,并占领了南洋市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潮绣品类繁多,绣工遍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孩童从小耳濡目染,课余跟长辈学手艺,练就一手高难度的刺绣技艺。
潮绣的题材极为广泛,除人物、龙凤、花鸟、动物、器皿、博古之外,经常配以海产鱼虾以及南国的佛手、菠萝、林檎等瓜果一类题材,颇有特色。
潮绣作品《九龙屏风》
潮州抽纱
潮州抽纱是以棉布、麻布、加纱布、玻璃纱、化纤类等布种为载体,根据图案设计要求间隔有序地抽除布料上的经或纬纱条后,以针线缝锁抽口,花纹刺绣连缀,形成通珑秀逸、形态各异的装饰纹样“花窗”,再配以雕、垫、抽、通、掺、补、托等刺绣工种一针一线绣制而成的刺品。
19世纪中叶,外国传教士发现了潮州刺绣女工的精湛技艺和精致的潮州刺绣工艺的利用价值,遂开始将国外刺绣抽通工种的技艺在民间传授。绣制女工便将外来图案纹样、抽通工种融入本土刺绣工艺,制成的刺绣品在国外大受欢迎,被视若珍品。
潮州抽纱有400多种巧妙的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巧妙运用多种针法工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变化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图案。潮州抽纱产品享有“南国之花”之盛誉。
抽纱作品《四君子》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并誉于世,尤以金碧辉煌的多层镂通雕为世人所称重。主要用于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
潮州木雕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兴于北宋,成熟于明代,清代则是其臻于完美的全盛期。
潮州木雕的雕刻技法分类有沉(凹)雕、浮(凸)雕、圆(立体)雕、通雕(多层)和锯通雕(单层)五种,其中,通雕最为卓越,它吸取了浮雕、圆雕等技法,融汇成一种玲珑剔透的技法。
在构图上,潮州木雕吸收了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传统技法。潮州木雕题材内容丰富,从花鸟虫鱼、四季果品、江海水族、珍禽瑞兽到民间神话传说、古代戏曲无所不有。
潮州金漆木雕晋盒
巴西花梨木《三层龙虾蟹篓》及局部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源于江苏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自清初开始,被引进到潮州枫溪。
手拉朱泥壶工序繁多,全靠熟练的工艺师凭经验手工完成。朱泥壶在造型和结构上也非常讲究,需“三点成一线”:壶嘴、壶把、钮必须成一直线;比例要匀称:各部分组合比例应力求匀称,同时要展现出落落大方的空间感;出水顺,握感轻:壶嘴的出水务必顺畅,手握壶把时,握感应力求轻盈,不费力;一体成型感:壶嘴与壶身、壶把与壶身的连接部位要处理得很自然,没有任何破绽,宛如一体成型。
守智壶
东坡壶
玉韵提梁壶
飞梭壶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潮州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也是传统文化中稀有的特艺品种。潮州嵌瓷是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的建筑装饰艺术。
潮州嵌瓷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潮汕平原多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嵌瓷技艺的广泛使用正好可以规避木雕不宜骤冷骤热和干湿不匀的缺陷。
潮州嵌瓷的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被誉为“永远亮丽的造型艺术”,与潮州木雕、潮州石雕并称为潮州古建筑的传统装饰工艺。
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是中国民间花灯艺术的一大流派。
潮州花灯工艺在清末以后至抗日战争前达到全盛时期。当时,潮州全城有花灯工艺作坊近十家。
潮州花灯的制作工艺比较繁复,不同品种的花灯,其用材、制作过程均有差异。潮州花灯整体协调的美感又与色彩学、美学渊源甚深,同时综合渗透了解剖学、透视学原理。
潮州花灯从内容上可分为“素灯”和“热灯”两大类。“素灯”重于表情动作,侧重通过表情、动作等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内涵。“热灯”讲究盘弓走马姿势,反映武打战斗场景,使人有如身历其境,浮想联翩。
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题材涉及花果、走兽、人物、风景、文字图案和传说等,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秦汉时中原人口的南迁和西晋永嘉之乱时中原人口的迁入,使得中原民间的剪纸艺术进入潮地。明清至民国时期,民间剪纸在潮汕城乡十分盛行。
潮州剪纸更注重以细腻入微的线条和合理的空间疏密对比来表现题材,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工艺性。民间剪纸艺人善于抓住形象的特征,借助夸张变形的手法,汲取潮州刺绣、泥塑、木雕等民间艺术的精华,并融合智慧和纯朴的情感,创造了题材各异、多姿多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州剪纸艺术。
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是一种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美术品,“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三大泥塑”。
大吴泥塑的历史可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清代中叶至民国初为大吴泥塑发展的鼎盛时期,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出现了以吴潘强为代表的100多名泥塑艺人。
“贴塑”是大吴泥塑的最大特点,一是压泥成片、褶片成衣,二是多重贴,三是浮雕贴。如塑戏剧人物,先塑制主身姿态,包括四肢,其次根据人物角色,单独塑其衣袍、帽子、头像、手掌,再把它们贴上主身,所以作品从整体上看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潮剧《双青天》泥塑作品
潮州工艺琳琅满目,光彩照人,是璀璨的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潮州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