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扬州一直是文人墨客争相到访之地,承载着世人的“扬州梦”。这里5.09平方千米的老城区,是目前国内历史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上百处文保遗存,数百条历史街巷,地方特色鲜明的市井生活,更有跨越千年、多元传承的非遗文化,漆器、玉雕、盆景、剪纸、古琴、刺绣、灯彩、糖塑、三把刀、清曲、木偶戏等扬州传统技艺精髓,在此生生不息、延续千年。
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是扬州市地标建筑。
扬州历史悠久。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扬州建城,由此肇兴。汉代,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扬州刺史部是其中之一。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建立统一的隋政权,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今天的扬州始有“扬州”之名。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使得处在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成为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枢纽。一时之间,扬州客商云集、经济繁盛、雄富冠天下。迨至南宋,扬州设“江淮制置大使”,总管军事、行政事务,成为抗金抗元的前线堡垒,城市性质迅速改变。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扬州城遗址(隋—宋)是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演进、叠加形成的古代扬州城市遗址。扬州城遗址分为蜀冈上和蜀冈下两个区域。蜀冈上为楚、汉及南朝时期广陵城、隋江都宫城、唐子城和宋堡城遗址区。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城墙、城河体系及城内道路、水系、建筑台基等遗迹。蜀冈下为唐罗城、宋夹城、宋大城遗址区。遗址平面呈南北略长、东西略短的长方形,基本被现代扬州城所覆盖。
唐扬州城包括子城和罗城两部分,两城相连,古称“两重城”。唐子城位于蜀冈上区域,又称“衙城”,为当时的衙署集中的地区,是在楚、汉、南朝时期广陵城基础上兴建的。唐罗城位于蜀冈下区域,也称“大城”,是市民居住区和商业、手工业区。
宋代的扬州有三座城,分别是位于蜀冈上的宋堡城、蜀冈下的宋夹城、南端的宋大城(五代后周小城、北宋州城和南宋大城为同城异称)。其中,宋大城是后周世宗利用唐罗城改筑的,城内呈较规整的长方形,城内开“十”字形大街通四面城门,有市河贯穿南北。宋夹城筑于南宋嘉定年间,位于宋堡城和宋大城之间,即今童家套一带,为宋大城与宋堡城间的通道,状如蜂腰,故又称“蜂腰城”。宋夹城共有4座城门,城内有“十”字形街与城门相通,面积较小,四周皆有护城河环绕。
宋夹城遗址
2500多年的建城史,为扬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纵横交错的古巷老街串起了名人名居、名胜名园,也串起了扬州城的辉煌历史、市井风情,因此扬州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巷城”。其中,东关街、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是其著名的四大历史文化街区。
东关街
东关街
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北至个园及卞总门一线,南至东圈门—三祝庵—地官第一线,西至国庆路,东至观巷一线。
东关历史文化街区尚存老字号17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汪氏小苑,还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建筑及名人故居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和若干传统建筑。
个园位于广陵区东关街392号,是清代嘉庆年间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又称黄应泰)的住宅花园。黄至筠喜欢竹子,因竹叶形似“个”,所以起园名为“个园”。
仁丰里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北至旧城七巷,南至糙米巷—公园桥,西至迎春巷—史巷一线,东至小秦淮河。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是旧城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明清时主要是官府驻地及官府要员的居住区。目前尚保留的鱼骨状街巷体系体现了唐代里坊制的独特格局,在小秦淮河的映衬下,塑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仁丰里
湾子街
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北至古旗亭—莲桥东巷(文昌中路)一线,南至广陵路,西至永胜街(国庆路),东至新民巷(皮市街)。
湾子街为传统商业街,至今仍保存有17处老字号店面。其布局独特,是老城区唯一的一条由西南向东北的斜边式道路。该地区改造较少,基本保持了传统民居的原貌和朴实的民俗风情特征。
南河下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北至广陵路,南至南河下中段及花园巷一线,西至傅家甸、渡江路一线,东至徐凝门路。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内保留有较多的盐商住宅及会馆,有廖姓盐商住宅、湖南会馆、岭南会馆等,有多处城市园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小盘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分明月、贾氏庭园、平园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建筑特色。
贾氏盐商住宅,位于广陵区大武城巷1、3、5 号和广陵路263号,是清末盐商贾颂平购建的私家住宅园林。大武城巷1、3、5 号为贾氏住宅之一,今称“贾氏庭园”,其北通连广陵路263号,即“二分明月楼”。
部分图文摘自《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