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国际化”变革之策-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10 17:38:45
来源:新华网

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国际化”变革之策

字体:

  我国自2010年起,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等国家文件中,多次将“国际化”定位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长期发展战略。其中,我国外语外贸类高校经管类专业,依托自身外语及国际性资源优势,成为推动我国整体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当前全球兴起的保护主义逐渐扩展到教育交流与合作领域,美、加、澳等国相继对国际学生收缩的签证政策对我国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在地国际化”之路尤其是其中“课程国际化”发展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课程国际化”,即立足本土、覆盖全面,基于教育各环节中本土既有的国际要素如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国内、外学者及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国际性、跨文化内容多维度植入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价全流程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我国经管类高校在“课程国际化”相关环节普遍性调研后,发现我国该类高校在“课程国际化”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足。

  一是理念偏颇。大部分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理念上存在一定误区,仍聚焦于课程本身,产生“偏食”现象,外围各种实现整体培养效果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主体的院系乃至校级多元、双向互通式国际交流和教学环境仍未真正形成。

  二是纵深程度不足。其一,外语基础教学上,教学质量及内容契合度上还应强化。如调查显示,学生在外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上表现不佳。其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上,双语、全外语化程度虽然较高,所有调研院校均开设有双语或全外语专业课,但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教材选用习惯和需求不完全契合。此外,外籍师资教学内容、方式无法满足本土学生需求。普遍学生反馈有提升空间,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学生对增加更多其他国家和区域特色的社会及商务文化教学的需求,同时还有对外教深化授课内容中理论知识教学比例、增加教学方式灵活度和互动性需求。其三,教学环境的国际化要素不足。各高校在国际交流机会这一非常关键的国际化教学环境要素配备的充足度和多样性上短缺。且各大高校仍以传统的举办国际问题线下讲座、论坛为主方式促进交流,而创新性活动如国外研学、开设利于国内、外学生同堂交流的混合课堂较少,有效的直接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不多。

  三是外语和专业教学融合机制缺乏。我国外语外贸类高校经管类专业,其鲜明特色是“外语+专业”双并重为特色,但其大量开设的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存在相互独立,教师、教研室、院、系间均各自分离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渗透和融合机制不足,双方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获知对方信息及需求从而即时进行配套调整,出现专业知识、技能习得与语言拓展方面教学不融合的“线性推进”倾向,致使在学生出现“外语不通、专业不精”的尴尬局面。综上可见,我国外语外贸类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国际化”实施过程中对国际化要素数量较为重视,但在质量、形式及内容上与学生需求契合度有所欠缺,一定程度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外语外贸类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课程国际化”应及时对实现路径进行调整、创新及优化。

  一是转变理念,实现“课程国际化”实践路径的内化。各高校首先要转变传统重“内”轻“外”的理念,要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贯穿于课程、外在环境各环节及全流程,即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课程设置到教材选用、教学实施、师资配备、教学效果评估等,各环节将国际化元素整合,真正实现内外均衡的“国际化。

  二是实行CLIL教学模式,打通外语和专业教学通道,建立教学渗透机制。所谓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即语言与内容的融会式学习,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平的配合提升。具体实践上,可从两方面建立融合机制。一方面,实行“外语教学单位+专业课程教学单位”的双向配合机制。两个教学单位打破壁垒、从培养方案设置至课程实施及效果评估全程相互调整配合。另一方面,实行“外语教学+专业教学”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打破专业外语课和专业核心课分离设置的模式,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均改造为外语+专业课程,即一半学时进行专业理论外语知识教学,一半学时教授专业理论,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授课,相互配合制定教学内容和形式。

  三是建构“三维+五通”的立体化“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一方面,“三维”指 “教”“学”“用”三个维度。要求改变我国传统教学中“教”与“学”优先级,以“学”为重,“教”为辅,同时强化“用”。即围绕学生是否有“用”武之地出发考虑“教”与“学”,建立以“用”即实践为核心,以“学”为本即以学生需求和主动学习为基础,“教”为辅的三维国际化课程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五通”指“教学”五大元素——主体、内容、模式、资源和评价体系上充分实现国内和国际对接和本地化融合,建立课程“本地国际化”体系。其一,教学主体上,试行国内、外学生同堂上课及国内、外教师联合授课的混合课堂,使国内、外学生、教师之间充分发挥各自国家专业课程教育领域的优势,同时在课程教学时营造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发挥跨文化环境优势。其二,教学资源上,鼓励本土教师除了选用已出版的教材,根据自身课堂教学经验和需求,自编适宜的教材,或在与外籍教师授课同时,合作开发及编写适应本课程的相应教材,增加本土多语种或全外语教材的比例,以适应本地学生学习、思维习惯,同时,还有助于我国外语外贸类高校经管类专业自身优秀国际化教材的开发及建设。(周延,西安外国语大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项目编号:SGH22Y1321);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我国外语外贸类大学经管类本科专业 ‘课程国际化’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编号:19BY04)。

【纠错】 【责任编辑:赵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