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盛波)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产业链韧性的关键环节,具有创造活力足、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
专精特新矩阵日益壮大
历时三年,北交所的专精特新企业矩阵日益壮大,持续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根据今年10月18日北京金融街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一司一级巡视员、副司长商庆军公布的权威数据显示,北交所254家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占比48.43%,市场创新属性突出。新三板挂牌公司中,“小巨人”企业共950家,不但对企业规范发展起到重要的培育作用,而且为沪深北交易所培育输送了大量优质上市资源。
经过三年的培育,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良好,业绩喜人。最近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21.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8.79亿元。其中,149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7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30%,20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214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83.59%,10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26家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13家公司净利润过亿元。
北证50指数样本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压舱石”,规模优势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北证50指数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54.97亿元,实现净利润33.53亿元,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的37.24%、42.56%。这些公司中,11家实现十亿元以上收入,8家实现1亿元以上净利润。锦波生物受益重组胶原蛋白产品销售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91.16%,实现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加170.42%。国航远洋牢牢把握航运业发展机遇,将大量自营船舶运力投入到外贸航线,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185.54万元,同比增长954.45%。
申万宏源专精特新首席分析师刘靖认为,北交所差异化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近年来通过各项制度改革,加速了专精特新企业向北交所聚集,如缩短申报北交所的时限要求、设立四板到新三板专精特新绿色通道等。目前,北交所专精特新“小巨人”市值占比超过50%,显著高于上证主板、深圳主板及创业板。今年以来,北交所上市的新股大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这一比例可能还会提高。
创新研发领跑产业赛道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搭上了北交所这趟“快车”,通过募集资金加速创新研发,持续领跑各个产业赛道。2024年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共计57.84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超六成公司研发同比增长,4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目前,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近一半,每家公司平均拥有22项发明专利,平均研发强度近5%,是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今年上半年超八成企业实现盈利。
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部分公司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突破。创远信科参与完成的“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与测量仪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已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基康仪器参与的“公路隧道结构健康智能监测装备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佳先股份完成的“一种包含二苯甲酰甲烷的PVC用复合热稳定剂”获评安徽省专利优秀奖。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北交所上市公司普遍长期专注主业,既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做精做强,也愿意在充分论证后适当地外延式拓展。通过在北交所上市,不但能解决公司的资金压力,更有力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积极的、适当的做好外延式拓展的并购重组,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
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与北京金融法院合作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提升协同合作、服务发展的能力,携手共筑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生态。同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综合服务行动计划提出,创新挂牌审核机制,针对区域性股权市场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通审核绿色通道,支持未盈利的初创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
未来,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将加强与各方的协同联动,从制度对接、企业培育、工作衔接三个方面开展合作,形成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