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盛波)今天,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了三周岁的生日。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锣开市,81家企业集体登陆北交所。历经三载,北交所锚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目标,扎实推进市场高质量建设,在各方协同配合下,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主阵地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已吸引257家优质上市公司,760万合格投资者。“新质生产力”优质企业主阵地,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本市场支持。
服务支持国家战略是资本市场天然的使命。北交所积极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上市发展。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16家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部分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部分公司专注产品创新,荣获国家级单项冠军,发挥了稳链补链强链的重要作用。
政策面上,北交所推动金融资源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基本构建了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从横向看,北交所建立的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上市、持续监管和交易等制度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支持。从纵向看,北交所坚持与新三板协同发展,通过绿色通道和公示审核机制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型对接,通过转板机制与沪深市场互联互通,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需要,完善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除股权融资外,北交所不断丰富债权融资品种,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已形成包括公司债、企业债、科创债和绿色债等10个信用债专项品种。
北交所的建设和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实践,为更多类型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新路径。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县域企业37家、民族地区企业11家,在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市三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市盈率中位数17倍,形成较为稳定的估值中枢,累计发行融资超540亿元,平均每家2亿元,规模不大但惠及面广,总体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资金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各类资金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畅通了私募创投“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惠及更多的中小企业。
作为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之一,三元基因董事长程永庆深切的感受到了北交所为公司发展带来的诸多机遇:“公司获得了宝贵发展资金,加速4个新药项目临床研究进程,迈向高质量发展。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品牌认可度和知名度持续攀升,市场关注度提高,有利于拓展业务和寻找合作伙伴。上市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本市场工具,融资更便利,满足增加研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需求。借助北交所平台,公司能更好地与各方交流合作,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认为,北交所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国内众多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的宝贵机遇。同时,它也打破了投资者与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使投资者能够更早地介入并分享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红利。
三年时间,对于北交所而言只是成长过程中的短短一瞬。展眼未来,北交所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市场,将不断提升服务创新驱动的能力水平,立足“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一流交易所”的市场定位,加大力度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耐心资本,全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