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 11 08:53:15
来源:新华网

从电动工具到电单车:五金企业“转身”拿下北美亿元市场

字体:

  新华社杭州5月11日电题:从电动工具到电单车:五金企业“转身”拿下北美亿元市场

  新华社记者唐弢、李平

  走进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的浙江嘉宏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装配车间里机器轰鸣、轴轮飞旋,从车架塑型、零件组装到成品检验,一辆辆电动助力自行车源源不断地通过装配流水线。车间外,1000多辆电单车陆续装箱发车,几个小时后会到达宁波舟山港,再销往美国。

  “去年我们的电单车出口销售额达到9010万美元,今年的订单也已经排到10月份,预计今年我们的出口额会突破1亿美元,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将从12%提升至15%左右。”谈到电单车事业的发展,嘉宏公司董事长章加洪信心满满。

  很难想象,几年前,章加洪还是电单车领域的“门外汉”。在正式进军该领域前,他和高管团队开了一天一夜的会。“那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次产品赛道的大变化,就有可能是企业的一次‘生死劫’。”章加洪说。

  嘉宏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的第一台机床,见证了公司发展历程。新华社记者 唐弢 摄

  今年54岁的章加洪做了30年电动工具,是五金行业里不折不扣的“老行家”。“一间小房子,买一些零配件,自己招募工人组装,就是这样开始干的。”章加洪说。在浙南山区,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你要创业,那就去开个五金厂。”

  如今,去往嘉宏公司的街道两侧,依然有数不清的五金、机械等配件门市,与大大小小的工厂相邻。在这些看似其貌不扬的门市、厂房里,仍保留着传统制造业的底色。

  “电动工具出口最风光的时候,行业平均利润率有20%以上。”章加洪介绍,现在浙江永康、缙云、武义三地云集的电动工具制造企业有上千家,竞争赛道越来越挤,产品利润越压越薄。疫情又打破了很多五金机电厂的“舒适圈”,货物积压、人手不足、订单缺乏……很多问题一下子都出现了。转型,成为企业生存的需要。

  工人在为塑型好的车架贴膜。受访企业供图

  受在海外留学的儿子启发,章加洪瞄上了户外运动市场,他和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将电动工具领域的锂电技术与自行车“嫁接”起来,谋划时尚运动型电动助力自行车的新赛道。

  “方向确定之后,我将之前企业产出的利润全部投入到电单车的研发中去。”章加洪说,依托当地电动工具产销研的基础,嘉宏公司逐渐将电单车推向市场。

  如今,从车架制作到焊接研磨,再到热处理喷涂等,嘉宏已基本实现电单车的智能化生产。记者在车架的塑型车间看到,一块块覆盖车身的碳纤维布被精准地放置于模具中进行定型,每个模具都由数控机床控制,预先定型好的部件半成品在电热炉台上充气加压,加温固化以使碳架成型。

  “好的模具是制造一辆好车的基础。我们做的电单车模具,公差已经精确到几个‘丝’(‘丝’是机械制造行业俗称的长度单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这就使我们能为各类客户定制专属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章加洪说。

  嘉宏电单车制造车间。受访企业供图

  快速发展中仍有痛点。在章加洪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零部件供应商名录,机加工件、轴承等常规配件供应商,多数是来自缙云、永康、武义等地的配套企业,但关键零部件如变速器、芯片等仍需进口。“关键零部件价格上涨和运输费用居高不下,挤压了公司20%以上的利润。”章加洪说。

  为了避免“缺一个零部件停一条生产线”的情况出现,当地政府发挥“链长制”的作用,统筹对接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资源,为嘉宏等企业积极补链、稳链。

  看到国内的广阔市场和消费潜力,嘉宏也开始思考发展的新路径,积极做好开拓国内市场的准备。

  当下的国内消费者不再仅仅把单车看作是骑行工具,而是休闲互动的载体。为此,公司开始探索在传统电单车的基础上加入车机互联,用户可通过App进行智能化交互,控制车辆,同时也可以查看骑行记录和排名等,并在社区论坛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自有社群为嘉宏绑定了一批核心用户,并向更广阔的群体辐射。

  “不管外部环境有多困难,都要有承受力、学会坚持,凭借‘专’和‘新’,持续锻造企业的‘续航力’。”章加洪说。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
阅读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863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