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9月23日电 题: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开放包容——从世界制造业大会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之变
新华社记者王菲、吴慧珺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各种酷炫的新能源汽车“自带流量”,成为最具热度的话题。与会专家认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开放包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成为支撑经济增长、引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新能源汽车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新华社记者王菲 摄
跨界融合 智造新动能
人脸识别打开车门、变身大型充电宝反向充电、“看见”有孩童被遗忘在车内自动开启空气循环系统并向车主发出预警……通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实现人、车、路动态信息交互,让驾驶变得更安全、更聪慧、更舒适。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酷炫的新能源概念车、各种跨界融合的汽车新技术、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在展会现场,记者感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边界正在不断扩展、渐趋模糊,各种智能网联技术与汽车跨界融合,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而且变为融各种信息、算力、储能于一体的移动智能空间。
比亚迪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非一个封闭的产业,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变革的当下,需要与新技术、新材料、电子电力、先进制造等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推动产品迭代创新。目前,比亚迪构建了覆盖电子、电池、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多领域跨界的研发体系,为电控产品的多方案设计和生产流程调整打下基础。
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牵引车、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智能网联汽车展区,一系列搭载了最新技术的无人驾驶车辆精彩亮相。
“汽车产业生态由传统的链式关系向多领域、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状生态演化,向‘汽车+服务’转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走出一条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以示范推广拉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
协同创新 拓展新赛道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上半场’实现了换道超车,但在以智能化为主的‘下半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创新尤为重要。”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定华告诉记者,“我们依托数字化赋能,打通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终端全链条,通过上下游协同联动,探索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打造场景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汽车产业新生态。”
展会现场,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补电便捷性成为参观者热议的话题。
师建华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建立了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体系,突破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其中,动力电池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与2012年相比,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提高2.2倍,成本则下降约85%。
“换电站是我们重点布局的新赛道。通过与主机厂、软硬件配套服务商、电网公司等协同创新,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生态平台,让电池成为共享资产,化解续航里程、补电便捷性和购置使用成本三大‘痛点’。”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换电站作为新基建,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站,还是城市分布式储能单元,能够调节电网电力平衡。
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看来,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等产业生态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重塑能源和交通格局,也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推动产业转型、引领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开放包容 共享新生态
本届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举行了中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来自德国汽车产业链上不同领域的40余家企业参加了这场论坛,远道而来的德国客商积极谋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不仅建设了工厂,还有涉及研发、测试、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已经成为当地新能源汽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镝说,“我们还与超过1500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其中有20余家参与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关键供应商位于安徽合肥。”
在葛皖镝看来,汽车进入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时代,扩大合作开放、深化全产业链融合是关键。中德两国在汽车行业的合作具有广阔想象空间,汽车产业也将继续引领双方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正加速出海,与世界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
师建华说,全球汽车产业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攸关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正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形成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