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16日电 题:制度创新重点项目双过百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三年大变样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胡洁菲
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同发力……挂牌三周年,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交出“答卷”: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水乡客厅、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累计推出112项制度创新,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创新要素更聚集
11月初,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三白荡旁,总投资约200亿元的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这个基地聚焦生产高端聚酯薄膜,产品可应用于高端锂离子电池。
“选址在此,与示范区的改革红利不无关系。”工厂运营主体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金虎说,如今医保同城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都使得公司招引人才成本更低。
大项目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登上新台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介绍,三年来,示范区持续推进108个重点项目建设,水乡客厅、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
与此同时,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各大片区的产业协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今年年底,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将全部封顶,并在吴江设立信息和网络技术学院,实现企业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的协同发展。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建设工地(9月22日摄)。 (受访者供图)
打造绿色发展新标杆,好风景与新经济共融
近处,鱼翔浅底、水鸟嬉戏;往北不远处,充满现代感的浙大智慧绿洲未来实验室内,科研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三年来,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浙江嘉善片区的祥符荡,从一片荒地变成了水清岸绿的科研佳地。
得益于祥符荡科创绿谷的建设,一个“废弃村落”也开始向“双碳科创聚落”蝶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沈磊介绍,祥符荡科创绿谷附近的“竹小汇”双碳聚落,通过综合应用低碳建材、光伏屋顶、地源热泵等技术已建成项目一期,预计每年光伏发电量23万千瓦时。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湖光山色、水乡文脉中探索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立三年来大变样。
能够实时监测帆船运动员心跳信息的智能手环、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联供技术……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青浦片区的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已产出诸多绿色和智慧发展成果。
“我们要在江南水乡中服务‘双碳’目标,为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刘颖介绍,未来,研究院还将继续聚焦示范区重点项目,探索将低碳交通、体育赛事和文旅产业相结合。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文旅项目(1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洁菲 摄
一地创新、三地共享、全域推广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看来,三年来示范区在“无人区”里闯新路,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观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聚焦“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示范区三年累计推出11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比如,在生态环保领域,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使得三地联保共治机制更加健全;在公共服务领域,三地医保参保人员在示范区内异地就医,无需办理备案即可直接拉卡结算。
与此同时,“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紧握,使得区域发展有了更持久的能量。2020年8月成立的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如今已集聚53家高能级主体,以三峡集团、华为公司等为代表的联盟成员单位深入参与到生态环保、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重点项目一线,为示范区建设持续赋能。
中央和两省一市政府也对示范区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三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34个示范区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沪苏浙联合出台对示范区第二批17条支持政策,在省级层面进一步形成合力。
接下来,示范区还将大力推动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向纵深迈进,向长三角及全国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推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探索,进一步完善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