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转型升级广阔蓝海——江西制造业发展“新三观”-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4/07 16:28:27
来源:新华社

开辟转型升级广阔蓝海——江西制造业发展“新三观”

字体:

  “数字车间”加快应用,“5G采矿”日趋成熟,“黑灯工厂”日夜不停……

  近年来,江西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围绕千亿级产业布局创新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和政府的发展理念不断刷新,生产一线涌动着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活力与动能。

  “新成本观”:从靠扩规模降成本到靠大数据增效益

  订单趋势、成品日产量、耗能情况等数据一览无余,一目了然。走进江西华远针织有限公司,一块科技感拉满的综控大屏引人注目。

  “过去企业生产比较粗放,看重生产规模,存在大量浪费。”华远针织公司负责人高文根说,有时候客户虽然只要1公斤样品布,但一开动机器,就得生产至少200公斤产品,仅“样品费”每年就浪费几十万元。近年来,公司投资上千万元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以销定产,成本大幅降低。

  “现在我们可以做到2克布与2吨布的单位成本相同。”高文根说,数字化升级一次性投入虽然较大,但从长远看,综合收益更为可观。

  华远针织的变化是江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江西千亿级产业达14个,传统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约七成。为增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近日出台的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推进数字化改造企业1万家以上。

  加“数”蓄能,降本增效,“江西制造”正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数字车间”再造生产流程,现代化高端生产场景不断涌现。江西铜业集团近年来大力推进采矿、选矿、冶炼等全流程改造升级,“5G挖矿”“智慧矿山”等新场景越来越多。

  这是江铜集团德兴铜矿5G智能采矿运输作业场景(2023年8月24日摄)。新华社发(张伟峰 摄)

  “以往阴极铜运输、取样、称重等12道独立工序互不衔接,如今被‘数字车间’彻底打通。通过改造升级,全厂综合能耗降低7%以上。”江铜贵溪冶炼厂厂长吴军说。

  在位于江西省新余市的江西新钢集团薄板作业区,无人行车智能库管系统在自动分配行车作业任务(2024年4月2日摄)。新华社发(赵春亮 摄)

  智能改造变“傻大黑粗”为智慧化“黑灯工厂”,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新钢集团投资约100亿元启动转型改造升级。在企业薄板作业区,只见设备指示灯不停闪烁,机器人24小时自动作业,无人化运行率达99%以上,小时出库吨位提升120%。

  绿色转型使低碳发展成色越来越足。玻璃纤维企业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企业运营成本下降20%、生产效率提高21%。公司使用新矿物原料替代过去的硼钙石、芒硝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等污染物大幅减少,公司的上千种玻璃纤维产品如今广泛用于风力发电叶片、海上钻井平台等上万个领域。

  以数字化改造为牵引加快转型升级,江西制造业出现“一降一增”:近两年全省制造业高耗能行业用能占比较“十三五”初期下降9个百分点,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新市场观”:从“适应市场”到“创造市场”

  春节后开工第一天,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的客车在非洲的乌干达成功生产下线。2023年公司销售额比上一年增长244%,销售增量全部来自海外市场,今年公司产品销售继续红红火火。

  在位于南昌的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即将出口的客车进行检测(2024年4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相比于被动适应市场,主动创造新市场更能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公司副总经理李晗表示,去年公司设立4个外籍专家工作组,研发适合不同海外市场的新产品,目前公司产品远销38个国家和地区。

  创造市场,关键靠创新。

  近年来,江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能源等14个优势产业链,分批组建由龙头企业或高校院所牵头的24个创新联合体,着力提升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入夜,南昌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金黄色景观灯光影斑斓。这些“光”,来自距此不远的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依托这个中心,江西开辟世界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实现从硅衬底蓝光LED“国际并跑”,到硅衬底黄光LED“国际领跑”。在此基础上,江西组建发光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聚合科研平台及优势企业,变原创技术优势为全产业链生产优势。

  南昌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出货量全球第一,全球每3部智能手机,便约有1部运用了硅衬底技术LED手机闪光灯。

  技术人员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芯片进行电性测试(2024年4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品、壮大新产业,可以形成更多增长点、增长极。

  近年来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一批“中字头”“国字头”重大平台相继落地,助力江西制造业转型升级。

  赣南有“稀土王国”之称,资源强、科研弱曾是这里的痛点。为此,赣州市着力引进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构筑稀土科研“最强大脑”。短短几年时间,仅赣州高新区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稀土新材料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近年来,江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不断前移,动能转换加快推进。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9.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8.1%、39.5%。

  “新服务观”:从拼土地、拼政策到拼效率、拼环境

  引进一个制造业项目需要多久?在南昌高新区,最快仅需1个月。

  不久前,受外部因素影响,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江西美晨通讯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中军为一个配件供应不足而头疼。了解情况后,当地政府迅速派出小分队专项招商,争取到广东一家相关企业来南昌发展。项目从洽谈签约、注册装修到设备进驻仅用1个月。“市场瞬息万变,在企业发展紧要关头,政府帮了我们一把。”吴中军感慨地说。

  发展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打通堵点卡点,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快”字当先,对标一流提升办事效率。

  线上兑现惠企政策的企业覆盖率达80%以上;整体推进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聚焦招标投标、获得信贷等18个重点领域,对标最高标准推出改革硬举措……江西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着力破解企业审批、融资、用能等方面的难题,让各类要素跟着项目和需求走。

  位于彭泽县的江西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去年计划增资扩产,但因当地项目用地空间有限,准备去外地“另起炉灶”。获悉这一情况后,当地政府通过协商置换,让贝特利新材料公司利用仅一墙之隔的闲置土地就近建设二期项目。“企业不用再新建公用设备和综控平台,仅此一项就节省资金近1亿元。”公司运营总监朱金路说。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尊重企业发展规律,政府要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合适的项目,从而发挥最大效益。”彭泽县县长任佳佳说。

  “链”上发力,强链补链培育产业生态。

  江西锚定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强链引链补链行动,推行“链长+链主”“链长+园区”“链主+基金”工作模式,推动产业链与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使主链更壮更优,支链更紧更茂。

  在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在生产线上巡检设备(2023年11月21日摄)。江西鹰潭高新区打造铜基新材料“智造”产业集群,推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 摄

  南昌高新区航空城产业园、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鹰潭铜产业集群……集群发展,链式提升,产业循环体系环环相扣、层层嵌套,推动着江西制造业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得益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江西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现象不断涌现。在彭泽县,仅在2023年实施的增资扩产项目就多达31个,总投资超270亿元。在南昌经开区,世界500强企业费森尤斯卡比集团,已先后三次增资扩产,如今这里成为该集团在亚洲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深化改革汇聚发展活力,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文字记者:李兴文、余贤红、范帆

  视频记者:余刚

  海报设计:卓越

  编辑:王乃水、徐亮、王浩程、郭洁宇

  统筹:周咏缗、郜新鑫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