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紧缺 技术赋能开启就业新空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9 10:03:3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数字人才紧缺 技术赋能开启就业新空间

字体:

  招聘会是透视毕业生就业趋势的重要“窗口”。杭州数字经济专场招聘会、北京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石家庄“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人才”专场招聘会……正值高校毕业季,近期多地聚焦数字人才缺口,组织专场招聘会,为供需两端搭建高效桥梁。记者采访发现,参与招聘的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人才缺口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大数据行业最为明显。专家表示,这不仅反映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态势,也为求职者开启了就业新空间。

  日前,2024年北京市行业专场招聘会在海淀区国防科技园举办,在人工智能专场招聘会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生李明确定了毕业去向,他将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算法工程师。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对数字人才需求非常旺盛。”李明说,他曾在一家机器人科技公司实习并参与科研项目,两年多的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脱颖而出。李明向记者透露,他即将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推荐系统,这与他在硕士期间的研究课题高度契合。

  与李明感受相呼应,在当前就业市场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分析等相关职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企业端对具备实践经验、掌握数字化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

  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届求职毕业生期望行业中,IT互联网行业可为应届生提供很多就业岗位,也是应届生最向往的行业,占比为26.4%。拉钩招聘《2024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调研报告》也显示,人工智能行业在新发职位量、投递量均列前三,可见供需两旺。

  实际上,新一轮数字人才“争夺战”早已打响,我国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迭起,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都在增长,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更多人才缺口涌现。

  日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10%;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2023年网上零售额15.42万亿元。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数字经济正高质量发展,而作为重要支撑的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

  “数字人才供需矛盾集中体现在数量型短缺、素质型短缺和结构型短缺三类问题。”人瑞人才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张建国表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时代,人才需求变化远远快于供给侧变化。

  猎聘大数据显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职位一季度同比增长321.70%,呈现急剧增长态势。同时,投递该领域的人次同比增长946.84%,自然语言处理专家、图像算法工程师薪资排名前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公示的19个新职业和29个新工种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等数字职业约占半数。

  “新一批公示的新职业中的数字职业反映了社会和市场的前沿需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告诉记者,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出现,能够看到这些领域的就业空间与前景。

  业内专家认为,伴随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赋能,数字人才需求仍会继续增长,因此要特别重视数字人才培养。

  为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数字人才的培育体系。

  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仍是数字人才,为平衡就业供需矛盾,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认为,我国就业市场仍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要持续培养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提高就业质量,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记者 陈涵旸)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