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6月1日电 题:记者手记:“爷俩儿”传承中端牢饭碗的信心所在
新华社记者刘彤、邵瑞、邹竞一
孟夏时节,陕西西安,钟楼东南约20公里的秦岭脚下,连片麦田已泛金黄,大规模机收即将开始。
1日一大早,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始人薛拓,在晨露将起时,就挂上毛巾、提起水杯、头顶草帽、奔向田间。他要在今天开镰前,再掐几穗麦秸,再搓几株麦穗……他要对今年小麦的亩产和质量,心里有本“明白账”。
掐指一算,记者与薛拓相识,已超十年。
十年间,薛拓完成了从普通粮农到新型职业农民,再到粮食生产合作社负责人身份的多次转变。转换的,是薛拓的角色;不变的,是他对多打粮、打好粮的坚守。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长丰合作社已发展成托管土地超3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近2万亩,农机作业服务、农资供应年销售等超1000万元的现代化专业合作社。
服务粮食生产全过程,在解决“谁来种地”难题的同时,让合作社不断壮大。薛拓的坚守,引发了儿子薛强的兴趣。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并非农学科班出身的薛强,作为一名“80后”,却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跌异常敏感,对灌溉、犁地、机收等生产成本精打细算,对亩均产量、增收幅度和粮食价格熟稔于心。“做本分的农民,种好地、多打粮,是父辈传递给我的信念。”薛强说。
6月1日,收割机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作业。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带着对发展粮食种植的思考,稳稳接过父亲递来的“接力棒”后,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的薛强,先后提出了采取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应注重“防虫保粮”等多项提案。一项项稳粮、支农举措,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陆续出台。“凡事,都有传承。种粮,也不例外。”父子俩异口同声。
代代传承坚守田间,薪火相续端牢饭碗。类似薛拓父子俩,下田两代人、种粮父子兵的情形,在陕西还有许多。对土地的眷恋、对粮食的不舍,让他们坚定着自己无悔的选择。
西安往北,阎良区武屯街道沟王村。
西安市阎良区农业新品种试验站站长万光辉,在正盛的日头下,伴着清甜麦香,奔走在金黄色田间。
“与小麦新品种相伴,让我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2011年,父亲万勇在弥留之际,一再叮嘱我:要继续做好小麦育种这件大事。”万光辉说。彼时,万勇留下的,是他和同伴先后完成的316个小麦新品种选育,其中耐旱、防倒伏品种“阎麦8911”种植面积超一千万亩。
接续父亲的愿望,让一株小麦结出更多麦穗,让农民丰收增产,是万光辉不变的信念。多年观测、记录、挑选,万光辉扎根田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经过成百次上千次尝试,小麦新品种“阎麦2037”成为他的“得意之作”:穗粒数37粒、千粒重37克、亩穗数37万,试验亩产超1100斤。如今,这个品种在关中平原中东部灌区种植面积超过一万亩。
6月1日,陕西省“三夏”农机化生产现场会上展示的农业机械。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小麦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各个时期,都需要精力。等到成熟后,更要时刻观察、记录。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我做好育种事业的初心。”万光辉说。
陕西1400多万亩小麦丰收在望,单产、总产再创新高指日可待。关中平原麦浪滚滚,育种人的坚守和种粮人的奉献,正化作丰收的种子。
薛拓、薛强和万勇、万光辉,父子两代人,守一方、择一事,终一生、成一业。
他们用自己不变的信念和对事业的执着,在古老长安城,书写着属于新农人的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