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制度篱笆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全面升级-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03 10:13: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扎紧制度篱笆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全面升级

字体: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会议要求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做到“长牙带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系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将使其能够更高效规范的运转,充分发挥枢纽功能。

 以强监管服务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会议强调,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今年4月,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发表文章指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文章表示“以严密过硬监管保障金融稳定发展”,并提出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实现监管全覆盖;推动金融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动真碰硬、严密有效。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总经理李慧勇对记者表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表示,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金融业的规范或者说安全和创新,是辩证统一和交替进行的。近十年来,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金融业回归本源,发挥其功能性,服务好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在这一发展阶段,全面加强金融监管,补齐制度短板、消除监管空白有其历史必然性。

  持续推动监管制度完善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做到“长牙带刺”,必须有制度作为保障。2023年,金融系统聚焦补齐制度短板,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不断扎紧制度“铁篱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等涉及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密集出台。

  进入2024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的要求,金融监管建章立制工作持续推进。《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征求意见稿)》《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陆续发布,金融监管总局还修订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

  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2024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今年拟制定《政策性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行保险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等,同时拟修订《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办法》《中国银保监会现场检查办法(试行)》等。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要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要推动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李慧勇对记者表示,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表示,过去金融业快速发展,积累了一系列矛盾,存在制度空白,执法不严、力度不足等问题。在经济高速扩张时期,这些问题并不显得那么突出。现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系统过去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并且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解决,金融业自身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发挥会受到阻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是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严监严管资本市场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也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指出,必须全面加强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稳为基调、严字当头,确保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数据显示,2023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长19%;作出行政处罚539件,同比增长40%,处罚责任主体1073人(家)次,同比增43%;市场禁入103人,同比增长47%;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和线索118件,有力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工作成效持续彰显,“零容忍”打击高压态势不断巩固。

  证监会主席吴清指出,要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

  5月24日,证监会发布实施《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今年以来,为了全面落实中央加强金融监管的要求,证券监管部门制定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制度规则,涉及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积极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形成和落地实施。

  证监会综合业务司司长周小舟表示,证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增强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依法全面加强监管,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严监严管是当前资本市场监管的主基调。今年来资本市场全面加强监管,包括严把IPO入口关,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等,这些都是为了打造一个“三公”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监管,能够让资本市场更加成熟完善。(记者 吴黎华)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