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动数实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5 15:48:30
来源:新华网

山东推动数实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字体:

  新华社济南6月15日电  题:山东推动数实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新华社记者袁军宝、邵鲁文、王志

  “黑灯工厂”24小时自动运转、数据上“云”为企业生产提效20%、蔬菜大棚内温湿度信息实时采集……当前,山东加快推进数实融合,重点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能源、农业、海洋等领域实现更高水平数字化,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赋予更强动力和更大空间。

  智改数转加速推进 工农生产开出“智慧之花”

  在位于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潍柴集团一号工厂总装车间,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快速“飞舞”,一辆辆自动导向车(AGV)忙碌奔走,随处可见的LED电子显示屏上,实时反映产品生产进度的数字持续跳动,平均每85秒就有一台柴油发动机下线。

  作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潍柴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应用。“视觉识别、在线检测、机器人等诸多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从物料投放到在线检测,全过程实时监测、实时动态调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制造总监王健说。

  在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装生产线,机器人在装配清洁能源发动机。新华社发(孙国祥 摄)

  潍柴集团是山东加速数实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山东陆续出台《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农业数字化突破行动、服务业数字化提速行动等“八大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

  在临沂市兰陵县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多台智能设备“各司其职”,工人只需站在设备前输入简单指令,就可完成蔬果播种等操作。示范园负责人龙学源介绍,这一智慧化种植方式采用“物联网+”模式,通过电脑可远程控制众多物联网传感器和各种监控设备,高效保障高品质果蔬生产。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安文建说,去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达4.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7%,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87.3%,产业数字化指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数实融合活力指数均居全国前列。

  搭平台、建“大脑” 铺就数实融合新桥梁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山东推动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山东持续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打造出一批典型场景,带动企业“批量”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轴承之乡”聊城临清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轴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据临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光介绍,全市轴承产业上“云”企业超过400家、设备5000余台,相关企业平均用工、能耗均减少约20%。

  记者了解到,山东目前拥有46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以上平台累计接入工业设备超1000万台,服务全国企业300余万家。

  为进一步推动数实融合,实现政府、行业及企业间的数据聚、通、用,为企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经济治理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山东大力推进“产业大脑”建设。

  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山东曙岳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由于需要大量采购零部件,企业每个月库存占用资金达3000多万元。今年,得益于当地“产业大脑”建设,通过数字化共享平台,该公司所有供应商货物信息实现共享,大大提高了配货效率。

  梁山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孙佩说,梁山县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00多家,去年,当地围绕专用车产业提升发展所需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构建“产业大脑”,汇聚了175家企业的200万条产业数据,开发出产业图谱、集采集销等10多个功能模块,促进部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5%。

  济宁市梁山县一家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邵鲁文 摄

  “重点行业‘产业大脑’的经济效益日益突出,数据价值释放程度越来越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说。目前,山东已先后培育32个省级“产业大脑”。

  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数字山东“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是产业数字化的“底座”,山东提出,按照“需求牵引、适度超前”的原则,建强计算“中枢”,壮实网络“躯干”,织密终端“末梢”。

  在东营市胜利油田5G智慧油井项目,中国联通东营市分公司服务部署5G终端4900余套,可实现远程启停控制、无人巡检等功能。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林军说,5G终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工厂、高标准农田、无人港口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去年底,山东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0.2万个,16市全部达到国家级“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用户数突破1100万大关。

  通讯网络“越织越密”的同时,以往的算力“孤岛”也在被打破。今年5月,山东算网平台正式启用。济南超算中心副主任郭莹介绍,山东算网平台可以把全省算力服务商和算力用户紧密地聚拢在一起,通过平台的运营为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提供算力服务,目前已集成1500多种应用软件,有1000多种应用场景。

  “下一步,山东工信部门将瞄准数字化转型主战场,全面提高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深度激发广大企业内在活力,聚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说。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