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丨从“羊煤土气”到“风光氢储车”——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观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8 12:29:09
来源:新华网

新华财经丨从“羊煤土气”到“风光氢储车”——鄂尔多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观察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8日电(记者朱程、杜康、刘桃熊)地处黄河“几”字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有“暖城”之称。在这里,日均产煤200多万吨,2023年为全国保供6.68亿吨,保障了包括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全国25个省区市的能源使用需求。

  近年来,鄂尔多斯加快探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路径,依托区位优势,拉长能源长板,抓住龙头牵引,延链补链强链,培育新质生产力,为资源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投石探路”。

 图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

  因地制宜,以强育新

  鄂尔多斯拥有同类型城市中少有的资源禀赋,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6、1/3,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在1.4亿千瓦以上。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2万,较低的土地开发强度适宜重大项目建设,且还有大量沙地、沙漠、采煤沉陷区等适合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区域。

  图为6月5日,内蒙古玉晶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度自动化产线正在生产特种玻璃

  “鄂尔多斯始终牢记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的使命,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着眼未来、主动求变,跨周期谋划产业转型,以能源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转型。”鄂尔多斯市发改委主任黄伯韡说。

  鄂尔多斯将因地制宜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在能源资源领域的长板优势,以强育新,打造“四个世界级产业”,即做大做强能源、现代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羊绒四个优势产业,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以煤化工为例,鄂尔多斯依托自身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快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力争将一块煤“吃干榨净”。

  记者在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看到,该公司以煤为原料生产制备出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可满足农业、家电等下游市场所需。同时,正计划利用鄂尔多斯丰富的风光资源制备氢气,从而减少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目前,鄂尔多斯正打造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抓好汇能卓正、宝丰、中煤等千亿级项目落地;加快建设全国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打造从一块煤到一滴油、一束丝、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

  龙头牵引,聚链成群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要靠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也离不开找准方向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

  “鄂尔多斯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构建‘风光氢储车’新产业结构,不仅能助力全市产业绿色化转型,更可就近应用,为全国输送优质的绿电资源。”鄂尔多斯工信局投资科科长周宇说。

  图为6月6日,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蒙西分公司正在抓紧生产风机叶片

  鄂尔多斯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注重以龙头为牵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以光伏产业为例,鄂尔多斯已招引隆基、晶澳、天合光能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形成涵盖硅片、电池、组件等完整产业链条,同时吸引光伏玻璃、光伏支架等一批配套企业集聚。

  龙头牵引、聚链成群,鄂尔多斯将不同产业链融合,形成创新发展矩阵。

  在蒙苏经济开发区,一座致力于“零碳”目标的产业园已初具雏形。依托全球风电装机量排名前列的远景能源、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列的隆基绿能等行业领军企业,园区已形成由光伏装备、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多条新能源产业链构成的产业集群。“通过风光发电、储能、增量配电网、新能源装备产业构筑新型电力系统,我们希望形成绿色增长极。”蒙苏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招商局局长何宏治说。

  制造业加速向“非煤化”转型。2023年,鄂尔多斯新能源投资同比增长265.7%,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8%,其中,风能、光伏发电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9%。据悉,到2025年,鄂尔多斯计划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一半以上,到2030年实现1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

  厚植生态,培育创新

  产业结构转型核心动力源自科技创新。鄂尔多斯相继出台《鄂尔多斯市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全力落实“科技突围”工程。

  鄂尔多斯坚持“政产学研用”结合,为新技术落地搭建舞台,先后引进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吸引人才集聚。同时,建成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和北京、深圳人才飞地,灵活用人。

  “在政府支持下,我们与清华大学合作建设的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即将投产,一旦成功,有助于打通用煤制备高端化学品的工业路线。”内蒙古久泰馨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忠保说。

  “包括鄂尔多斯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露天矿场,为我们的产品提供了应用落地的广阔空间,鄂尔多斯给力的人才政策,助力企业引进优秀人才,聚焦技术攻关。”内蒙古铁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徐先泽说。

  企业不敢转、不会转,如何牵引疏导?鄂尔多斯开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研发投入清零、研发机构清零、发明专利清零)行动,组织专家下企业把脉诊断,“一企一策”精准发力;做好政策兑现,组织企业申请各级研发奖补资金,高效率兑付已获批奖补资金;依托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刺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33%、60%,规上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贡献率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居前列。(参与调研:郝玉、梁恒维)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