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建成投产-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9 15:07:20
来源:新华网

“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建成投产

字体: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田湾核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新华社南京6月19日电(记者朱程、陈圣炜)19日,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随着一声“启动”,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正式建成投产,助力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进一步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连云港田湾核电基地到位于徐圩新区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一条23.36千米长银白色管道犹如长龙,在它的“肚子”里,由核能生产出的蒸汽通过分流转化,可为化工企业生产提供支撑,从而大大降低标煤使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也帮助地方节省出碳排放等关键指标。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田湾核电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和气一号’项目是江苏核电携手各方打造的全国石化产业清洁供汽样板。”江苏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毅说。

  据悉,“和气一号”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由工业管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田湾核电基地3、4号机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简单地说,这个过程就像烧开水,用来烧水的‘火’就是核电厂原本用于发电的蒸汽,被烧的‘水’是通过新建海水淡化系统生产的除盐水,而这烧水的‘壶’就是新建能源站中的各类热交换器。”江苏核电设备管理处设备管理科科长胡海波说。

  看似原理简单,实则由于国内没有先例,整个项目必须摸石过河。为了确保蒸汽安全可靠,项目在设计上采取了专用回路开展多级换热,同时安装了快速隔离阀,通过管道和系统中实时监测的信号进行快速响应,保证项目生产蒸汽的安全可靠。项目团队还制定了大量的实验项目,模拟持续运行中可能面临的各类工况,为项目稳定高效运行制定了一系列预案。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田湾核电基地“和气一号”项目能源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据悉,项目建成后,每年供汽量可达48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同时每年为石化产业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核能供汽、制氢等多种方案,提升核能综合利用水平,助力地方发展。”张毅说。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田湾核电基地“和气一号”项目蒸汽管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田湾核电基地“和气一号”项目蒸汽管道(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纠错】 【责任编辑:马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