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闲置”换“新购” 变“花钱”为“赚钱”——广西来宾“公物仓”改革助力常态化“过紧日子”-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0/24 10:03: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用“闲置”换“新购” 变“花钱”为“赚钱”——广西来宾“公物仓”改革助力常态化“过紧日子”

字体:

  一边不少资产闲置或低效使用,一边还在花费大量资金重复采购——长期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公共资产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这一现象。破除二者“壁垒”、盘活闲置资源,对于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助力常态化“过紧日子”意义重大。

  2020年以来,广西来宾市探索公物仓资产管理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超标配置、临时活动采购等资产进行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统一调配、共享共用,不仅有效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还推动了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与理念的转变。

  图为广西来宾市实体公物仓中的闲置电脑。本组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微改革”撬动勤俭意识为之一变

  不久前,来宾市委组织部启动一项人才公寓建设计划,但面临寻找新建土地和大量资金缺口的难题,且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入住。

  “我们接到项目报告,了解实际需求后,最终从纳入公物仓管理的闲置安置房中,调剂出51套房源用于人才公寓建设,节约了20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来宾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朱广仓说。装修完毕后,还从公物仓调剂账面价值12.81万元的洗衣机、热水器、热水壶、椅子、垃圾桶等生活物资各51套、共255套给人才公寓使用,充分发挥闲置资产使用效益。

  记者在来宾走访了解到,当地通过公物仓把资产“变闲为活”“变废为宝”的例子并不鲜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些原计划要“花钱”处置的“废弃物资”,通过评估其价值、纳入“公物仓”进行拍卖后,反而“变现”为财政创收。

  在“桂中治旱”一期工程中,业主单位认为开凿某隧洞产生的石料属于工程废料,申请21万元经费清运。来宾市财政局接到报告后,联合检验部门对石料进行检测估值,决定公开拍卖该批石料,最后以84.16万元顺利成交。一来一去,为财政创造了超百万元的“潜在收入”。

  来宾市第二中学申请13.98万元拆除旧教学楼,原计划由施工方统一清运拆除后的建筑废料。来宾市财政局得知后,把废料纳入公物仓管理,对楼体中的钢筋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5.15万元成功卖出。

  “将本应由财政承担经费支出的资产处置变成财政创收,变花钱为赚钱,这打开了我们对闲置废弃资产管理的另一种思路。”来宾市第二中学副校长韦柳华说。

  在每年可用财力仅20亿元左右的来宾市,公物仓资产管理模式为财政减负创收效果明显。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来宾市通过公物仓累计收纳闲置、报废资产设备2.85万件,账面价值约1.31亿元;向市直各单位调剂资产共计1.36万件,节约财政资金约4789.23万元;通过公开拍卖处置部分公物仓资产,增加财政收入2045.27万元。

  图为广西来宾市实体公物仓中的闲置显示器。

  打破“壁垒”创新机制实现统筹管理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各单位快速调剂使用资产,实现闲置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剂,当地从三个维度进行制度设计。

  ——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闲置资产“闭环”管理。来宾市常务副市长农化介绍,公物仓以市财政局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为牵头单位,将具备资产鉴定与处置的部门纳为联席单位,形成“资产购置—投入使用—闲置调配—报废拍卖—回收资金—再购置”的良性循环。“牵头部门对各单位的资产变动情况更加了解,能够守住重复采购的第一关。”一名市直部门的干部介绍。

  “我们出台了公物仓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行政事业单位将闲置、超标准配置的资产等纳入公物仓统一管理、处置。”农化介绍,打破单位“小仓库”,推动国有资产共用共享,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同时通过审计、巡查反馈和不定期组织开展督查检查等方式,及时把可入仓的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

  ——配置“虚拟仓”,不增加运营负担。来宾市财政局局长唐雪芳介绍,公物仓运行采取“实体仓+虚拟仓”的模式,实体仓存放调剂较频繁的办公物资以及部分贵重的罚没资产,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建设成本不足60万元;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均为虚拟仓。

  虚拟仓是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按要求定期清查、统计闲置国有资产信息和数据,报经市公物仓管理办确认并同意纳入闲置资产台账统一管理的数据库,资产存放于原使用、管理部门。

  “各单位闲置国有资产按照调剂需要、减少搬运成本、避免损伤、快速周转等原则,灵活入仓。”唐雪芳说,另外,虚拟仓的设置避免了资产先进仓再出仓的运输费用、仓储人员的管理费用,以及仓库的租用费用等,每年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和运输成本12到15万元。

  ——推动资产颗粒归仓并有效调剂。记者了解到,来宾公物仓资产品类庞杂,大到土地、房屋、设备、石渣,小到扫把、垃圾桶等。来宾市财政局资产科副科长陈琦介绍,按照“能调剂则不购买”原则,通过公物仓运行管理,推动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调剂。

  推动完善现代公物仓体系

  部分基层干部介绍,虽然公物仓模式已实现良好运转,但其信息管理系统仍在起步阶段,距离现代公物仓体系仍有差距,仍需提质升级。

  唐雪芳认为,探索公物仓智能化管理,提升数据统计精细化是重点路径。“构建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资产信息的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提高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朱广仓说,可探索搭建公物仓信息平台“一张网”,覆盖资产入仓、在仓、出仓全过程,形成“线上+线下”双仓并行模式,实现公物仓内资产线上可查、线下可调,仓内资产、调剂情况和收益情况等公开可视,仓储状态“实时公布”。

  受访干部建议,继续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建立健全与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对闲置资产的清查统计力度,引导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加深公物仓理念,主动将闲置、低效运转、可循环使用资产纳入公物仓统一管理,进一步打破单位、部门间的物资流动壁垒,优化资产供给端到需求端的服务和体验。(记者 向志强 农冠斌 李欢)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