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导    语Introduction

10月30日,一篇《创始人离奇被捕,深圳赛龙突死之谜》的文章刷了屏,该文称,因共青城政府抽贷,共青城赛龙通信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困境,创始人代小权则因逃税339万被逮捕。围绕着共青赛龙陷入困境的原因、屡次重组失败的原因、创始人被判刑的原因,企业家与地方之间也是各执一词。事实究竟如何?

分享到:

赛龙命运突变

昔日明星企业 如今大门紧闭

公开资料显示,赛龙公司是手机研发公司,以ODM的方式为海外及国内的手机品牌商提供研发和生产方案。其主要手机客户有摩托罗拉、华为、阿尔卡特、飞利浦、小米、TCL和夏普等品牌。2010年9月经招商引资,赛龙被带入江西省共青城市,随即实际投资3亿人民币成立共青城赛龙公司,是深圳赛龙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共青城赛龙曾经在当地是一家明星企业,是共青城市纳税第一大户、创汇第一大户,代小权因出色的商业贡献,甚至获选当年九江市政协常委。一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介绍,当初该公司曾招了2000多名员工,声势很大,“招收了周边很多人进厂”。如今,赛龙没人上班都快3年了。公司门口的一块空地也被周边居民修整成菜地。[点击详细]

前共青城副市长詹政澄清赛龙事件始末

记者:你认为文章里哪些内容存在造假和不属实?
  詹政:不实虚假的内容,尤其是涉及到政府工作的,太多了,里面通篇就没有什么真实的。
  记者:这篇文章里最令你气愤的是哪一点?
  詹政:文章里面说我和代小权第一次见面是我叫警察把他架到了茶山宾馆,我最生气的就是这一点,实际上是他被借了高利贷的黑社会围困,我带着警察把他从黑社会手里救出来,送到茶山宾馆保护起来。他马上就要开庭了,妄图用舆论来影响对他的审判。他九次被最高法列为失信债权人,别说出国了,连高铁都坐不了。[点击详细]

赛龙死亡谜团重重

共青城回应:赛龙4年亏3亿 官司不断

日前@九江共青城发布微博,针对“深圳赛龙突然死亡之谜”进行回应。微博称,共青城赛龙已停产4年,截止到目前仅在江西省内负债就达7.36亿元。审计发现,共青城赛龙2010年9月正式投产,从2010年到2013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为42.23亿元,净利润累计亏损3.07亿元。
  2013年10月开始,以企业为主导的资产重组正式启动,先后与多家有意向的企业就重组商谈,均因企业自身的原因无果而终。2013年以来,共青城赛龙因拖欠员工工资、建筑工人工资,造成多次群访。因拖欠材料款、建筑工程款造成官司不断。另外,共青城赛龙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司法机关已经依法介入。这些情况导致赛龙重组失败。[点击详细]

代小权称:若不是意外断贷 绝不会出现资金链问题

据媒体报道,“赛龙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代小权称,共青赛龙的订单足够,如果不是意外断贷,绝对不会出现资金链问题,更不会还不上剩下的4亿元贷款。报道称,2013年10月,共青城金融机构以共青城赛龙公司订单缩减为缘由突然收紧贷款,共抽减“赛龙系公司”5亿元人民币贷款。断贷的后果是,“赛龙系公司整体几乎就要陷入瘫痪”。[点击详细]

行业、政府均需反思

赛龙之死暴露ODM企业短板

巨擘一夜垮塌绝非朝夕之功,其自身也势必存在着某些致因。缺乏足够自有资金,企业运转外部融资比例偏高,贷款一旦“停供”,海外订单无法完成,价值近5亿人民币的原材料瘫痪在厂房,最终导致全面崩盘。这恰恰集中暴露了赛龙公司作为ODM企业的软肋所在。[点击详细]

保护企业家当“慎用”刑法

由于种种原因,当企业家出现某种“越轨”行为后,部分地方政府及司法机关不是寻求其他社会行为规范来进行规制,动辄刑拘或直接诉诸刑法。待企业家无罪释放,企业却倒闭了,这样的悲剧不鲜见。赛龙罗生门恰恰在提示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企业家的相关法律问题时仍存在“刑法优先”误区,这并不利于“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于此,我们亟待更加细化的政策确保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让保护企业家真正在微观层面落地生根。[点击详细]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