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救命药”
导 语Introduction
近年来,消失的廉价药不止巯嘌呤片一种。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关于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的提案》中写道,“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且情况还在恶化。”其中就包括公众熟知的银翘冲、板蓝根等……
当药瓶见底
宁可涨价,也不希望断货
这是一粒淡黄色的药片,指甲盖大小,没什么味道,吞咽起来有些困难,但5岁的笨笨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8点,他都会从妈妈张芸手里接过药片。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生命都和这种名为“巯嘌呤片”的片剂紧紧拴在一起。这种药物是包括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内的多种白血病的“救命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如果在维持期治疗内停止服用这一药物,将大大影响这些患儿的长期生存效果。”上海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主任袁晓军说。
2016年年底,医院门诊还能买到巯嘌呤片。到了今年三月,她只能通过外地药店,以80元一瓶的价格购买。直到最近,这个数字变成了163,还不一定能买到。这款药品的定价是57.2元,够吃一个多月。没有人会在乎具体的价格——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来说,这是化疗后,抑制和杀灭体内残留的少量癌细胞的救命药。一旦停药,前期的治疗可能功亏一篑。“每次药瓶见底,都会慌得不得了。”[点击详细]
消失的廉价药、救命药
据介绍,巯嘌呤片生产工艺复杂,需要启用新车间、使用单独的生产设备。他估算,这部分成本在600万元左右,近年巯嘌呤片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3倍。另一方面,巯嘌呤片的市场需求不大,每年只生产2~3批,约5万瓶即可满足需求,其他时间这条生产线只能空着。
近年来,消失的廉价药不止巯嘌呤片一种。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关于解决廉价药短缺问题的提案》中写道,“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廉价药缺口已高达342种,且情况还在恶化。”其中就包括公众熟知的银翘冲、板蓝根等。
根据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其中政府定价往往一定就用10年、20年,成本年年涨,提价申请通过时间长,企业也就没有动力继续生产。[点击详细]
紧急伸出的“有形之手”
浙江5.9万瓶救命药昨运往全国
据了解,目前国内仅有6家药企有资质生产这种“巯嘌呤片”,其中3家是浙江的。其中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停产多年,浙江浙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暂时停产。11月21日,记者联系上了浙江浙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暂停生产了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此前新车间建设,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谭梓骏则在接受采访时明确答复:“我们现有产品5.9万瓶,今天(21日)开始陆续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6月份,我国八部委曾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为呼吁多年的廉价救命药的消失给出解决之道。国家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张锋称,今年8月份,国家重点监测的139个短缺药中就有巯嘌呤。然而目前,廉价药缺乏的尴尬状况依旧存在。[点击详细]
不能总靠“救火”
如何推动“寻药记”早日谢幕?
——完善监测预警,搭建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和供应业务协同应用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扩大监测范围,在目前500多个医疗机构监测哨点基础上,向生产和流通等重点环节延伸,推动实现信息监测全覆盖。“从‘使用端’前移到‘工业端’,有助于直接实现‘未雨绸缪’。”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肖鲁说,今后应加快推动主管部门提出的短缺药品及其原料药生产企业停产备案制度,缩短短缺实际发生与应对机制启动的“时间差”。
——动态调整完善短缺药品清单。专家介绍,疾病谱、重点人群临床用药需求、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过程,“解决药品短缺并非一日之功”。今后,我国还应完善药品短缺标准动态确定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科学建立药品常态储备机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联动。业内人士指出,解决廉价必需用药“叫好不叫座”的问题,需同时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调动医疗机构使用廉价“救命药”的积极性;还要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引导医务人员选用价廉质优的药品。[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