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黄浦江畔一声宣告,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11月5日科创板迎来提出一周年开市百日余,易会满:符合预期 基本平稳。
首批25家企业均属于科创板重点支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业内人士就科创板的中签率、市盈率、超募、弃购、跟投制度等五大聚焦点展开讨论。
从去年11月5日科创板的名字第一次在黄浦江畔响起至7月22日科创板开市,历时259天,如今科创板开市进入13天倒计时,监管层已经做好全方位准备工作。
从2018年黄埔江畔提出设立到政策落地再到“开门迎客”,再到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经过8个多月高效有序的精心筹备,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首批25家公司集中挂牌上市。
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从依法保障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顺利推进、依法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建立健全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等方面提出了17条举措。这是最高法历史上首次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安排而专门制定的系统性、综合性司法文件。
华兴源创“弯道超车”,从受理到注册生效,历时84天,成为科创板第一家启动IPO发行工作的企业,股票代码为688001,公司网下发行申购日与网上申购日同为2019年6月27日。
刘鹤强调,科创板发展意义重大,要以科创板带动整个资本市场改革,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要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
科创板13日正式开板!随着消息从陆家嘴论坛传来,各方目光再次聚焦黄浦江畔。短短200多天,从去年11月初的宣告到改革方案逐步清晰再到正式开板,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了一个全新板块。
目前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以及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打新或直投交易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但私募和期货资管参与路径仍显得模糊。
当前科创板已经呼之欲出,这是金融与实体的有机结合,是资本与科创的完美联姻;是一个新事物,一种新机制,一股新动能。对投行而言,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
已有多家券商将科创板业务的风险等级由中等风险(R3)调整为中高风险(R4),与之对应,投资者的最低风险承受能力也由稳健型(C3)提升为积极型(C4)。
科创板上市企业覆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那么这些产业发展情况如何,科创板将如何助力产业高质量行。
7月8日晚间,中国通号等9家科创板企业公布发行公告,确定了发行价格,10日9家公司将同时网上网下申购。市场人士分析,9家企业的发行价格基本落入卖方建议的估值区间,符合市场机构预期。
本周科创板有21只新股密集打新。市场人士指出,短期内市场对科创板的打新热度较高,但中长期看,科创公司的投资价值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优胜劣汰,这将更加考验长线投资者的专业投研能力。
根据科创板的发展现状,付立春表示,“打新”发生在科创板初期,具有相当的确定性,所以个人投资者可以积极参与。
上海证券交易所8日宣布,同意北京木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荐人提出的撤回科创板发行上市申请,依法决定终止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
按专业投资者的“拜访”轨迹,或可索得科创“宝骥”的最新动向。
11月25日至12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81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其中19家为医药生物企业。
科创板的亮相,无疑为券商2019年带来明显业绩增量。
创板新股溢价效应减弱,令热衷于打新的公募基金不得不调整策略,谨慎应对。
科创板新股在上市后迅速向理性价值区间回归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保荐机构和发行人的重视。
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开启前后,为券商的转型发展尤其是投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
旨在通过规范投价报告,强化证券公司履职担责,促进新股发行合理定价。
公募基金、银行、券商纷纷上架与科创板相关的各类产品。
多位投资人士均表示,下半年将投资科创板,最愿意增配债券。
弄虚作假、无视监管,必然要付出代价!
证监会官网公告称,中信证券因擅自修改招股书被出具警示函。证监会认为中信证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薄弱环节,要求整改;
模拟实盘、升级系统……特别是风控和投教,已成为券商在科创板开市前夕的工作重心。
科创板也很可能改变我国金融体系的面貌,证券公司或将成为金融机构切入“新经济”的入口。
估计首批科创板新股平均涨幅或达30%,涨幅区间为14%~53%。
面对复杂的打新机制,仍有不少机构难以适应,仅9家机构获配率超90%,其中有两家私募入围。
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合计发行27.82亿股股份,其中战略投资者认购6.29亿股,占募资总额的比例约为15%。
有全程参与首批25只科创板新股打新的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配售比例整体下降与机构投资者参与数上升有关。
中国人寿、中华联合保险集团、新华保险、国寿资产、平安资产、太平洋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新华资产、中再资产、华泰资产、阳光资产等30多家保险公司及保险资管公司参与了科创板“打新”。
市场人士分析,9家企业的发行价格基本落入卖方建议的估值区间,符合市场机构预期。
“我们原来预计可能出现10%至20%的溢价,结果公布之后,我们发现大家还是偏理性的。”
中介机构必须做好信息披露核查的把关人,本着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合理怀疑、充分询问。
科技公司就是能够通过技术的创新或进步提升社会效率或改善社会体验的实体,科技公司的技术进步都是独立自主研发出来的。
目前多家头部券商的科创板权限开通人数已达到10万人以上。
123家受理企业中,有105家科创板企业背后都出现了创投资金的支持,共有近700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和养老金,及信托、证券公司等,参与打新或直投交易路径越来越清晰,但私募和期货资管参与路径仍模糊。
当前科创板已经呼之欲出,这是金融与实体的有机结合,是资本与科创的完美联姻;是一个新事物,一种新机制,一股新动能。
已有多家券商将科创板业务的风险等级由中等风险调整为中高风险,投资者的最低风险承受能力也由稳健型提升为积极型。
“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一项新的改革试验田,在解决新兴科技创新公司资本支持不足的问题上有着深远意义。”
除了科创板的负责人,金融科技、投行、科创板研究员等多类型的科创板骨干人才都在券商招聘之列。
科创板受理阵营不断扩容,财富列车的鸣笛声似已拉响。部分投资机构,有幸搭上了最后一班车。
相比第一次全网测试,此次重在测试面临大量交易压力情况下,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从测试情况看,公司系统能够从容应对。
上交所与中国结算于5月12日组织科创板业务第一次全网测试。券商在测试中较为关注科创板集中交易及两融业务系统测试。
上交所7月8日消息,日前上交所对木瓜移动及其保荐人提出的撤回发行上市申请进行了审核,按照相关规则规定,同意其申请,依法决定终止其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交易至今,已经一月有余。总体来看,科创板市场运行平稳,投资者参与打新热情较高。
在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军工类公司6家,占比24%。
目前,制造业公司占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比重较高。智能制造,既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孕育丰富投资机会的“大风口”。
截至8月中旬,科创板已受理152家公司,其中新材料相关的公司约有20家,约占受理总数的13%。
科创板上市交易已步入第四周,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交易行情表现亮眼。
正是万千个普通的投资者的研究和投资选择,让市场更加有效。
科创主题基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放式运作普通基金,另一种是固定锁定期基金。
为了更好把握科创板战略配售的投资机会,易方达基金成立专门的科创板投资小组,对科创板企业全面深度覆盖。
科创板投资和沪深交易所的三个板块有较大不同,突出体现在投资风险上,具体看有四个方面的风险。
投资者在选择科技创新类基金时要做到“四个明确”:第一,要明确科技创新类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科创板不再是“打新不败”的板块,它的风险比原来传统板块更高,通过专业机构投资者以及认购基金的方式是更好的选择。
目前可以参与科创板投资的公募基金既包括新设立的科技创新主题相关基金,也包括投资目标契合科创板的存续基金产品。
这三点很重要:表决权重因素,股东主体资格,公司准入门槛、股票流通交易和信息披露。
科创板试行注册制,核心在于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
科创板试行注册制,需要更加完善、严格的退市制度配套才可以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科创板股份减持制度,对特殊公司、特殊股东的减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减持方式更加丰富和市场化。
一是要做好价值投资的准备;二是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充分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后选择参与模式。
科创板的推出,将帮助传媒与互联网行业更好地应用科学技术,赋能行业。
2018年11月5,黄浦江畔一声宣告,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11月5日科创板迎来提出一周年开市百日余,易会满:符合预期 基本平稳。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交易至今,已经一月有余。总体来看,科创板市场运行平稳,投资者参与打新热情较高。
在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军工类公司6家,占比24%。
目前,制造业公司占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比重较高。智能制造,既是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孕育丰富投资机会的“大风口”。
截至8月中旬,科创板已受理152家公司,其中新材料相关的公司约有20家,约占受理总数的13%。
科创板上市交易已步入第四周,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交易行情表现亮眼。
正是万千个普通的投资者的研究和投资选择,让市场更加有效。
科创主题基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放式运作普通基金,另一种是固定锁定期基金。
为了更好把握科创板战略配售的投资机会,易方达基金成立专门的科创板投资小组,对科创板企业全面深度覆盖。
科创板投资和沪深交易所的三个板块有较大不同,突出体现在投资风险上,具体看有四个方面的风险。
投资者在选择科技创新类基金时要做到“四个明确”:第一,要明确科技创新类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科创板不再是“打新不败”的板块,它的风险比原来传统板块更高,通过专业机构投资者以及认购基金的方式是更好的选择。
目前可以参与科创板投资的公募基金既包括新设立的科技创新主题相关基金,也包括投资目标契合科创板的存续基金产品。
这三点很重要:表决权重因素,股东主体资格,公司准入门槛、股票流通交易和信息披露。
科创板试行注册制,核心在于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理念。
科创板试行注册制,需要更加完善、严格的退市制度配套才可以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科创板股份减持制度,对特殊公司、特殊股东的减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减持方式更加丰富和市场化。
一是要做好价值投资的准备;二是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充分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后选择参与模式。
科创板的推出,将帮助传媒与互联网行业更好地应用科学技术,赋能行业。
按专业投资者的“拜访”轨迹,或可索得科创“宝骥”的最新动向。
11月25日至12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81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纪要,其中19家为医药生物企业。
科创板的亮相,无疑为券商2019年带来明显业绩增量。
创板新股溢价效应减弱,令热衷于打新的公募基金不得不调整策略,谨慎应对。
科创板新股在上市后迅速向理性价值区间回归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保荐机构和发行人的重视。
科创板设立并试点注册制开启前后,为券商的转型发展尤其是投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
旨在通过规范投价报告,强化证券公司履职担责,促进新股发行合理定价。
公募基金、银行、券商纷纷上架与科创板相关的各类产品。
多位投资人士均表示,下半年将投资科创板,最愿意增配债券。
弄虚作假、无视监管,必然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