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国际 | 港澳 | 台湾 | 财经 | 法治 | 社会 | 纪检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文娱 | 图片 | 视频 | 论坛 | 访谈 | 微博

VOL 42

2014年2月20日

打车软件上演“烧钱”第三季
打车软件降温“烧钱大赛”仅仅维持了一周时间,两家公司的补贴又纷纷涨价,“烧钱”第三季2月17日起正式上演。16日,嘀嘀宣布自2月17日零点起,使用嘀嘀打车并选择微信支付,乘客立减10元,而快的来的更绝——不管你嘀嘀怎样,我永远比你补贴多一元。嘀嘀随后表示补贴12-20元随机调整,快的也表示随时调,反正要比你多补贴一元。不断的烧钱大战让乘客和司机笑开了颜,但他们对软件忠诚度如何?他们真正期待的是什么? 烧钱背后暗藏哪些玄机?
手机打车软件的市场争夺战进入重度“烧钱”模式。16日,嘀嘀打车软件宣布,乘客今后使用嘀嘀软件成功打车后可获10元的补贴。快的打车软件随后宣布,今后乘客使用快的软件成功打车,可获11元的补贴。嘀嘀随后再次公布新措施:未来一周向乘客赠送100万架“飞机”。
  嘀嘀和快的两款手机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是从今年1月20日前后开始的,人们使用嘀嘀打车软件或者快的打车软件成功打车后,均能获得现金补贴。2月11日,两家公司的市场争夺战开始降温,嘀嘀打车宣布首轮营销活动结束,将乘客使用微信支付打车费的奖励金额降为5元。当天,快的宣布对乘客的奖励10元不变,但对司机的奖励减少了5元,大城市由15元降到了10元,三四线城市由10元降到了5元。[点击详细]
快的:我们的补贴“永远比同行多1元”

快的:我们的补贴“永远比同行多1元”

喜与悲

笑脸榜

1、的哥的姐赚了:南京不少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多赚3000元;2 乘客打车省钱了:一位乘客表示她两个软件一起用,有次打车到车站本来要花33元结果只花了3元,还有不少乘客表示有时候打车不但没花钱,还赚到钱了;3、丢东西现象少了:下车都要拿着手机付账,丢手机现象比之前少多了;4、偏远地区也有车打了:自从打车软件来到南京,大厂、板桥等地一叫一个准,还意外遏制了仙林黑车,这是因为不少驾驶员带客到这些地区后,听到叫车信息,一般都会顺便按下,再带一个回程,避免空驶回来。[点击详细]

苦脸榜

1、拒载有了新理由:有时候打车明明是空车,的哥却称“不好意思,偶已经被打车软件预约了”;2、年纪大的司机很苦恼:哎!年纪大了,软件用不惯,抢拍又抢不过年轻人,生意反而差了;3、有司机“恶意刷单”:有司机把自己的银行卡和乘客的微信绑定;4 司乘双方容易产生不愉快:有乘客用现金给司机付小费,司机却一肚子火,因为该乘客担心安全问题,微信并没用绑定银行卡,不想用微信支付,而是用的现金,这样对于的哥来讲,由于没有了微信10元的补贴,的哥只多得了5元钱。[点击详细]

一查:忠诚客户有多少?

快的打车与嘀嘀打车自去年以来开始烧钱大战,但并未分出胜负。2月12日,嘀嘀打车宣布补贴由10元降为5元,快的补贴维持10元,大批的嘀嘀用户转投快的,日均订单量较春节期间增长超110%。而本次嘀嘀调高补贴时,大量客户又向它倾斜。
  “很多用户司机都是冲着补贴去的,对软件本身没有什么忠诚度。这也是烧钱策略退出市场后,打车软件最应该担心的问题。”业内专家指出。[点击详细]

二问:打车烧钱背后 谁吃上肥肉?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这次打车软件的烧钱行动却是让老百姓吃了不少甜头,但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手短,虽说得到实惠了但咱这心理不踏实啊。于是不少市民纳闷,这貌似多赢的请市民“免费打车”背后,是不是有谁在吃“肥肉”呢?
  专家介绍说,微信的嘀嘀打车和支付宝的快的打车两家都意识到了在移动支付上潜在的巨大商机,所以才在出租车支付这一市场上展开“缠斗”。据此看来,微信和支付宝看中的其实正是老百姓这人气儿。[点击详细]

析与思

一析:市场终会回归理性

互联网分析人士指出,嘀嘀和快的烧钱背后分别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的竞争。但打车软件目前都没找到盈利模式,都是拿着投资人的钱在狂烧,目的就是短期内获取大量用户,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因为只有最后占据市场绝对地位的一方才能最终活下来,所以战争非常惨烈。一旦市场格局胜负分出,所有补贴势必停止。所以,打车软件还是得回归理性,现在的价格战,其实是双方产品和服务差距太小导致。[点击详细]

二思:除了砸钱 还能干啥?

就在两位本地土豪近身肉搏之时,一位从美国来的高帅富优步低调宣布正式进军中国市场。这也为两家独大的打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量。
  与嘀嘀和快的打车的营销策略截然相反,优步显然更愿意花钱做好服务。“对我们来说,怎么把用户体验提升到极致才是我们最看重的,我们不仅仅把自己定位于打车软件,在旧金山,优步已经在提供送花、送快递等服务。”优步负责人表示。[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张朝华
“贴钱买用户”能否持续?

“贴钱买用户”能否持续?

打车软件血拼,不可能一直烧钱,这样即便培养了消费者软件打车的习惯,但是谁没有补贴了,这种习惯可能立刻就会失去或转向。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打车软件的第二轮比拼中,嘀嘀称补贴到2月10日,一些司机便选择了关闭该软件。[点击详细]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