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8月29日电 题:香港曾大屋:百年村寨粤港缘
新华社记者 陆敏
登上两层楼高的碉楼,整个村落尽在眼底。
左边是一尺厚、一人高的黝黑城墙,脚下是一米长、一尺宽的石块铺成的狭长石板路,石板路右侧则是绵延的屋顶,连片斑驳的瓦片中,杂草在风中摇曳。
“这石板和瓦片,有170多年历史了。”村长曾宪荣说。
位于香港新界沙田的曾大屋,是开村始祖曾贯万为曾氏族人所建的围村,始建于1847年,前后耗时20年建成,是目前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传统围村之一。客家村传承着中原文化,也记载了广东客家人南下打拼,为香港建设挥洒汗水的艰辛岁月。
曾大屋正面入口的中门(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南下打拼 “五华阿哥硬打硬”
19世纪40年代,正值香港开埠初期,凿山开道,兴筑海堤,工程浩大。当时还没有钢筋水泥,基建需要大量石材,石匠是个抢手的行当。
位于粤东客家地区的广东省梅州五华县由于石资源丰富,当地不少人靠打石为生,工艺精湛,是著名的“石匠之乡”。时年16岁的五华客家仔曾贯万与兄弟结伴南下,到香港打石谋生。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文映说,在梅州客家圈子中有一个“五华人打得”的说法,说的正是五华人擅长打石。五华人肯吃苦,性格坚韧,素有“五华阿哥硬打硬”之美誉。
赶上了香港大兴土木的黄金机遇,五华石匠成了香港打石业的主力军。曾氏兄弟对当时情景留下文字记载:“今日香港,西自荷里活道西头,经西营盘至石塘咀、蒲扶林等处,东自皇后大道东经跑马地、铜锣湾、大坑、北角、筲箕湾等地,皆为五华石匠来港打石之地。”
见商机大好,曾贯万拿出全部打工积蓄,自办石厂,向政府承揽工程,同时兼营淡水生意,获利颇丰。香港不少保存至今的著名建筑包括香港终审法院大楼、中环石板街、薄扶林水塘等,都是当年他家供应的石材。
发达之后的曾贯万决定建个围村供子孙安居。1867年,曾大屋建成。曾村长说,“建材用得最多的是花岗岩”,这在当时十分奢侈,普通村子多用青砖。他指着矗立大门两侧的石柱,高约五六米,“都是一整根石材打制”。
曾大屋正面入口共有三个大门,门框门柱均为石材,门上还有石匾。中门的石匾上,由曾贯万侄儿曾苏题写的“一贯世居”几个朱红大字十分醒目,寓意世代同堂,感怀祖德。
村口的伯公神位(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自给自足 “这是一座活的村庄”
站在碉楼上往下看,这是一座独立的长方形城堡式村寨,占地六千多平方米,采用三进式设计,上、中、下三厅各为一进,其间有天井分隔,左右横屋相连,布局对称,仿若棋盘。
历史上为避战乱,从中原长途迁徙南下的客家人,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工艺,客家围村建筑类型多样。林文映说,香港现存上百座客家村落,像曾大屋这类长方形客家民居,“多见于粤东北地区,与福建的方形土楼一脉相承,但更突出防御自卫功能”。
村子的四个角落都建有碉楼,一尺宽的石板路将彼此连成屋顶通道,“既可登高望远,又能巡逻观察”。曾村长说,当年城墙外,还有护城河环绕,以吊桥连接正门,现在已不复存在。记者注意到,城墙上开有排列整齐的枪孔和瞭望孔,而大门的墙根设有看家护院大黄狗自由进出的孔洞。
从正门入屋,穿过天井来到写有“忠恕堂”三个鎏金大字的正厅。这里最惹眼的莫过于12幅木制屏风了,其上四六骈文以凸字木刻,红底辅以金箔,熠熠生辉。“这是在整块白玉兰木头上雕刻而成,没有拼接。”曾村长说。
这是曾贯万71岁寿辰时由亲友赠予的贺礼,贺词由当时的翰林院戴洪慈撰文,书法家黄家端书写,无论文笔、书法还是雕工都极具艺术价值。曾村长告诉记者,2009年曾大屋被评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特区政府专门拨款重新修缮,仅这块屏风就耗资近百万。
曾大屋集家宅、祠堂、城堡于一体,由同出一脉的宗族聚居,形成几代同堂的百人大家庭。村中设施齐全,当年挖的水井至今清波荡漾,俨然是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历经170多年的风风雨雨,曾大屋的基本格局及外貌得以保存,目前村里还有一百多位曾氏后人居住于此。“这是一座活的村庄。”曾村长说。
曾德防(左)接受采访(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北上寻根 “希望能请五华乡亲来看看”
今年86岁的曾德防老爷子每天早上都要去村口的伯公神位拜一拜,风雨无阻。
传承了中原的农耕文明,客家人向来敬畏土地,他们信奉土地神“伯公”,无论田头还是溪边,有客家人的地方,都会拜求伯公保佑五谷丰登。
曾老爷子说,以前村子周围都是稻田,收获的季节,村民们就在门前的禾坪上晒稻谷。每年春秋两祭,客家人都要先拜伯公,再拜祠堂。
村长打开铁制大门,带我们进入祠堂。即便时代变迁,看得出这里依然是客家人凝心聚力的重要场所。神龛里供着祖先的牌位,绿叶红烛鲜果一个也不少。屋梁上悬挂着一个高一米多的大花灯,上面挂着大小红灯笼,贴着福字,点缀着各色花朵,看上去喜气洋洋。
曾老爷子记得,小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都有点灯仪式,要祭祖拜神,还有舞狮、点爆竹等活动,场面隆重热闹。
如今仪式简化了,但点灯习俗得以保留。曾村长说,现在每逢元宵节,他们都会换上新的花灯,若族人在过去一年内添丁,就会把写有男孩名字的红绳挂上去,代表向列祖“报到”,“注册”成为家族一员。
每年更换门联也是曾大屋新年一景。正门门联为“一道传郕国,贯通著孔门”,祠堂门口则题有“东鲁传经弟,南丰修史家”。有村民建议将门联干脆刻在门柱上,但曾村长认为,手写门联是为族人祈福的重要传统,他亲自书写坚持了十多年。今年牛年春节,村里第一次改由在书法比赛获奖的年轻人手写门联,“鼓励新一代传承好传统”。
曾贯万后裔遍布世界,如今网络方便,宗亲们在社交媒体上建有群组不时联络。2014年,在曾氏宗亲会的张罗下,曾宪荣村长率领一支20多位族人组成的队伍前往粤东寻根,在五华县水寨镇找到了曾贯万的故居。
“故居保存完好,至今仍有族人居住。”一同前往的曾老爷子说,见到了乡亲,“很亲近,很兴奋!”
这是他们第一次回故乡。家乡的马路很宽,楼也新,“到处都在建设发展中”。在族人团聚的喜悦中,曾村长希望,今后能找机会,“请五华乡亲们来曾大屋看看”。